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牝蛟·其二》
《白牝蛟·其二》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侬应坐视稿三农,不尔祠何吝一丛。

早使嫁夫封石氏,肯教将尾示刘翁。

寸鳞缩虱腥逃井,蜕骨专车雪硬风。

莫倚豢龙终豢尔,史臣亲记醢雌龙。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白牝蛟(其二)》。诗中以白牝蛟为喻,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首联“侬应坐视稿三农,不尔祠何吝一丛”以白牝蛟的生存环境为切入点,描述了它在田野间孤独求生的境遇,暗示了社会中某些人或事物被忽视、孤立的现实。其中,“稿三农”指田野,“一丛”则象征着微小而珍贵的生命或力量,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颔联“早使嫁夫封石氏,肯教将尾示刘翁”运用拟人手法,将白牝蛟比作待嫁的女子,希望它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避免被随意展示或牺牲给他人。这里暗含了对社会中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权力滥用和不公的批判。

颈联“寸鳞缩虱腥逃井,蜕骨专车雪硬风”描绘了白牝蛟面对恶劣环境时的挣扎与抗争。它如同在腥臭的井水中挣扎的微小生物,又如在严寒风雪中坚持的坚韧之物,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

尾联“莫倚豢龙终豢尔,史臣亲记醢雌龙”发出警示,告诫人们不要仅仅依赖于表面上的驯服与利用,最终会自食其果。同时,也借史臣记载雌龙之事,强调历史的公正与记忆的重要性,提醒后人不应忘记过去的教训。

整首诗通过对白牝蛟这一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同情与赞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送琼大师归禅寂

近闻禅寂似丛林,总众能为世所钦。

百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

衣今椹色如栗色,语未吴音变楚音。

盛夏入城缘厎事,扁舟湘水独相寻。

(0)

赠寄老庵僧

自怜玉钵双峰信,来访牛头懒比丘。

山色深浓过夜半,月华清亮近中秋。

已欣境胜如龙阜,更觉庵幽占凤头。

梦幻此身犹且在,杖藜投老得追游。

(0)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四

处处山川俱胜绝,满村风物自纯真。

横舟隔岸殊堪唤,吠犬随人不识瞋。

归鸟独飞当晚照,鸣鸠相应正深春。

心期卜筑藏幽隐,忽笑行行指划频。

(0)

别天觉左丞

童颊清光已浑圆,共惊玉骨解藏年。

庵中篆缕长凝帐,门外云涛欲际天。

道眼从来无异见,微踪何幸预谈禅。

新诗满箧江南去,又作丛林盛事传。

(0)

次韵谅上人南轩避暑

人间酷暑推不去,爱此南轩一榻空。

眼倦抛书成午睡,梦悠谁复羡王公。

岂知尘土随肥马,但觉熏风掠坏桐。

起步西园閒倚杖,石榴花出数枝红。

(0)

访鉴师不遇书其壁

独自来游微雨后,道人乞食及清晨。

应门童子能迎客,满地榆钱欲买春。

花醉发狂风日酽,柳眠唤起语音真。

政当借榻酬无事,熟鼾从教聒四邻。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