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寄老庵僧》
《赠寄老庵僧》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怜玉钵双峰信,来访牛头懒比丘。

山色深浓过夜半,月华清亮近中秋。

已欣境胜如龙阜,更觉庵幽占凤头。

梦幻此身犹且在,杖藜投老得追游。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赠寄老庵僧》。诗中描绘了诗人探访一位年老僧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

首联“自怜玉钵双峰信,来访牛头懒比丘”开篇即以“玉钵”和“双峰”象征僧侣修行的坚定与自然的崇高,表达了对僧人生活态度的敬仰。“牛头懒比丘”则暗示了僧人超脱世俗、不为外物所累的生活状态。

颔联“山色深浓过夜半,月华清亮近中秋”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与明月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山色的深浓与月华的清亮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颈联“已欣境胜如龙阜,更觉庵幽占凤头”进一步赞美了僧人居住环境的优美与独特,将之比作“龙阜”与“凤头”,寓意着高雅与尊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与向往。

尾联“梦幻此身犹且在,杖藜投老得追游”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追求精神自由的感慨。他虽意识到自己如同梦境中的存在,但仍希望在年老时能继续追寻心灵的自由与快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十十叠前韵,单题叶御衣黄图,中女盘临师曾本,并遗墨也

旧时宫衣梭似凤。剪上花枝,夜永并刀冻。

更屑沉檀香到梦。朝来催动看花鞚。

贵色不因多叶重。肯似杨花,轻与邻翁送。

翰墨传芳闺阁共。题名待补湖山缝。

(0)

菩萨鬘.代内人荅寿词自述

雕盘堆果儿时事。老来一一教人记。检点鬓边丝。

今朝梳洗迟。晓寒偎酒煖。红似梅梢浅。

舒展案边眉。慰君歌五噫。

(0)

一枝春.陈秋风倚石小照

名与愁兼,甚年时、误入春红偏冷。

流光恋影,认取鬓眉清迥。

为容最苦,替谁向、镜台妆靓。

除过了、罗绮逢场,耐得几回心肯。闲来或图堪省。

正轻颦乍试,芳姿初逞。幽心似语,旧谱蕙兰羞并。

龟年未老,算先探、落花风景。

相对悄、人在天涯,浪萍万顷。

(0)

少年游五首·其一

绿杨连苑,绯桃露井,袖印亚阑红。

诗寻燕语,歌酬莺款,绰约美人风。

芳菲会上,丹青引里,几度忆曾逢。

可念当初,无言一笑,临别太匆匆。

(0)

霜叶飞.为糜耕云题醉叶楼图,次吴梦窗韵

散花心绪。何从遣、凭高凝望秋树。

断魂流水脉无言,风卷疑红雨。怅叶落、纷如坠羽。

龙山修禊增怀古。

仗胜集留题,舞袖式鸥盟,醉意恰传心素。

应记惠麓泉清,桃溪路幻,梦笔江恨须赋。

我家梅景负园林,伴侣神仙语。喜织得、云华一缕。

名轩图画曾飞去。

更认看晴霜下,半幅楼台,寄情深处。

(0)

八六子·其一为遐翁作罔极图卷,丁亥十月送翁南归志别

傍书镫。黯然相对,依依不尽离情。

道此去、南归辟冷,甚时重见遥期,动人泪零。

回思知己平生。淡结廿年神契,忙看一纸心惊。

怎奈向、茫茫太空罔极,水云多幻,竹松相掩,那堪扰扰玄黄又展,浑浑蛮触频争。

隐禅扃。罗浮散花梦醒。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