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重遨游,分镳应綵毬。
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
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綵毬。
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
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开篇“令节重遨游,分镳应綵毬”两句,不仅设定了春天的氛围,而且通过对节令和打毯游戏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这个季节中嬉戏玩乐的情景。“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则是对郊游场景的进一步刻画,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自由自在的情调。
接下来的“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两句,从视觉和触觉角度捕捉了春日阳光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树影和阳光的描写,以及汗水与尘土的联系,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感觉。
最后,“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两句,则是对郊游中人们欣赏美好风景并享受欢愉时光的情感表达。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唐代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快乐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明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欢乐与闲适气息的春日郊游场景中。
庐山去我不盈尺,我去庐山只一屐。
相逢掉臂而过之,以意往还为朝夕。
峰尖折合不记痕,历落空苍如展襞。
此中名理大深奇,名贤文士而仙释。
我于其中何居焉,车马匆匆相为客。
山灵爱客如怜才,分明变现开幽寞。
随我路中路不崎,入我舟中舟不窄。
为问明日浔阳江上路,庐山将莫从人渡。
戊午正月春已立,腊月又逢立春日。
一年却立两年春,狼藉春光费收拾。
西园望春春可怜,骊峰之下榕溪边。
山光水色各自媚,绿情红意殊争妍。
园公不为春烦恼,亦同儿女寻芳草。
夜来微雨洒轻尘,柴关落叶何须扫。
为园久拟鹿门山,釜鬲宜安竹石间。
我好楼居楼百尺,移家长欲掩柴关。
今日柴关且休掩,老人欲识春风面。
旧寒未去新暖来,窥人柳眼微微展。
芒童昨日街头游,社鼓蜂蜂迎土牛。
春光不作俗人眼,先到园公百尺楼。
百尺楼前春似海,儿孙竞逐春游队。
穿花绕竹舞青幡,欲与东皇作光彩。
乍雨乍晴春正浓,携儿抱女步芳丛。
孙曾幼稚十七八,共手牵衣问阿翁。
阿翁明年六十二,小星三人百零四。
白发羞簪綵胜花,金钗却帖宜春字。
春盘黄韭攒青蒿,饼如茧纸滑如膏。
素手纤纤捲片玉,瓮头乳压珍珠槽。
一妇当筵将进酒,持螯一妇小垂手。
分甘亭外斗春妍,子子孙孙前致寿。
凭栏一妇抱女儿,眉颦不是东家施。
劝翁再进一杯酒,子酌孙斟翁莫辞。
东唤阿翁西唤祖,两两三三作跳虎。
一闻梨栗皆向前,諠腾似学斑衣舞。
园公捧腹更掀髯,起舞欲共春风颠。
人间官爵信如梦,眼底儿孙大值钱。
盘旋共绕庭前树,兄呼妹唤频相语。
一儿仰面问阿妳,今日春来在何处。
阿妳笑请园公听,狡黠此子真宁馨。
园公语尔春消息,双树林中鸟一声。
又问园公春有几,连臂骈肩皆侧耳。
园公别有许多春,不向芳菲斗红紫。
欣欣三妇更持杯,共喜园公笑口开。
不学杜陵憨老子,逢春犹忆两京梅。
吁嗟乎,鼎鼎百年皆扰扰,閒来始觉青春好。
青春莫笑白头人,白头能共青春老。
努力须勤明岁耕,防饥幸结今年麨。
乐莫乐兮,年年此日醉花前,父祖曾玄同一笑。
《戊午腊月立春日携诸小妇及幼稚儿孙从游西园戏笔》【明·张萱】戊午正月春已立,腊月又逢立春日。一年却立两年春,狼藉春光费收拾。西园望春春可怜,骊峰之下榕溪边。山光水色各自媚,绿情红意殊争妍。园公不为春烦恼,亦同儿女寻芳草。夜来微雨洒轻尘,柴关落叶何须扫。为园久拟鹿门山,釜鬲宜安竹石间。我好楼居楼百尺,移家长欲掩柴关。今日柴关且休掩,老人欲识春风面。旧寒未去新暖来,窥人柳眼微微展。芒童昨日街头游,社鼓蜂蜂迎土牛。春光不作俗人眼,先到园公百尺楼。百尺楼前春似海,儿孙竞逐春游队。穿花绕竹舞青幡,欲与东皇作光彩。乍雨乍晴春正浓,携儿抱女步芳丛。孙曾幼稚十七八,共手牵衣问阿翁。阿翁明年六十二,小星三人百零四。白发羞簪綵胜花,金钗却帖宜春字。春盘黄韭攒青蒿,饼如茧纸滑如膏。素手纤纤捲片玉,瓮头乳压珍珠槽。一妇当筵将进酒,持螯一妇小垂手。分甘亭外斗春妍,子子孙孙前致寿。凭栏一妇抱女儿,眉颦不是东家施。劝翁再进一杯酒,子酌孙斟翁莫辞。东唤阿翁西唤祖,两两三三作跳虎。一闻梨栗皆向前,諠腾似学斑衣舞。园公捧腹更掀髯,起舞欲共春风颠。人间官爵信如梦,眼底儿孙大值钱。盘旋共绕庭前树,兄呼妹唤频相语。一儿仰面问阿妳,今日春来在何处。阿妳笑请园公听,狡黠此子真宁馨。园公语尔春消息,双树林中鸟一声。又问园公春有几,连臂骈肩皆侧耳。园公别有许多春,不向芳菲斗红紫。欣欣三妇更持杯,共喜园公笑口开。不学杜陵憨老子,逢春犹忆两京梅。吁嗟乎,鼎鼎百年皆扰扰,閒来始觉青春好。青春莫笑白头人,白头能共青春老。努力须勤明岁耕,防饥幸结今年麨。乐莫乐兮,年年此日醉花前,父祖曾玄同一笑。
https://shici.929r.com/shici/VfYws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