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
《长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客从函谷过南州,略说长安旧日愁。

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

兰亭古瘗藏狐貉,椒壁遗基牧马牛。

万古不随人事改,独馀清渭向东流。

(0)
注释
客:旅行者。
函谷:古代关隘。
南州:南方的州郡。
略:稍微,大致。
长安:古都,这里指唐朝首都。
愁:忧虑,哀愁。
仙隐:仙人隐居。
紫阁:紫色山崖上的楼阁,可能指道教仙境。
僧居:僧人的住所。
红楼:红色的楼阁,古代寺庙常见红色建筑。
兰亭:著名的书法圣地。
古瘗:古代的埋葬地。
狐貉:狐狸和貉子。
牧马牛:放牧马牛的场景。
人事:人间世事,包括社会变迁。
清渭:清澈的渭河。
东流:向东流淌。
翻译
一位旅人从函谷关经过南州,略微提起长安往昔的忧愁。
仙人隐居之处仍有紫色山崖的阁楼,寻找僧人的住处却不见那红墙古寺。
兰亭遗迹下埋藏着狐狸和貉子,昔日的椒壁遗址现在放牧着马牛。
历经万世变迁人事已改,唯有清澈的渭水依然向东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从函谷关经过南州时的心境与所见。诗人通过对长安旧景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哀愁。

"客从函谷过南州,略说长安旧日愁。" 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行者在古关隘中穿梭,对曾经辉煌的长安城怀有无限感慨。函谷关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南州可能指的是长安附近的某个地区,诗人途经此地,不禁回想起往昔。

"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 紫阁象征着一处高洁幽深之所,而红楼则可能是长安城中某个著名的建筑。诗人通过对这些遗迹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文化和宗教生活的怀念。

"兰亭古瘗藏狐貉,椒壁遗基牧马牛。" 兰亭可能是指兰亭序中的那座亭子,而古瘗则暗示了一种荒凉与废弃的景象。狐貉、牧马牛等意象,则描绘出一幅人迹罕至、自然回复原貌的画面。

"万古不随人事改,独馀清渭向东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清渭指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其自东向西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不断更迭。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旧景的追忆和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自然永恒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酬华阳陶先生诗

三清未可觌,一气且空存。

所愿回光景,拯难拔危魂。

若蒙丸丹赠,岂惧六龙奔。

(0)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五

备味斯飨惟至圣。咸降人神礼为盛。

或风或雅流歌咏。负鼎言归启殷命。

悠悠四海同兹庆。

(0)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七雍雅

明明在上,其仪有序。终事靡愆,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和乐备举。天德莫违,人谋是与。

敬行礼达,兹焉燕语。

(0)

六忆诗四首·其二

忆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

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0)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四十七

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

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

(0)

赠刘琨诗·其二

伊谌陋宗,昔遘嘉惠。申以婚姻,著以累世。

义等休戚,好同兴废。孰云匪谐,如乐之契。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