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在上,其仪有序。终事靡愆,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和乐备举。天德莫违,人谋是与。
敬行礼达,兹焉燕语。
明明在上,其仪有序。终事靡愆,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和乐备举。天德莫违,人谋是与。
敬行礼达,兹焉燕语。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所作,收录在《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仪式的庄重感。
"明明在上,其仪有序" 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光明、有序的境界,"终事靡愆,收铏撤俎" 描述的是一种无过失的完美状态,以及对礼器的恭敬处理。这两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出古人对于仪式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乃升乃降,和乐备举" 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既有动作变化(升、降)又充满音乐之美(和乐)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所呈现出的艺术境界的赞美。
"天德莫违,人谋是与"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法则,人类行为应当与天道相合的哲学思想。这里的“天德”指的是自然和宇宙的法则,而“人谋是与”则强调了人类活动应当符合这一法则。
最后,"敬行礼达,兹焉燕语" 是对一种庄重而又温婉交流方式的描绘。诗人通过这种语言表达了一种既尊重对方,又能够和谐相处的情感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古代对于仪式、艺术和道德的崇高追求,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如何以恭敬庄严的心态去进行各种活动。通过对音乐、舞蹈、礼仪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塑造了一种理想化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