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雪霁绝狼烟,殊胜呼韩款塞年。
万灶貔貅森列卫,两班冠剑俨群仙。
明珠翡翠来重译,卉服毡裘共一天。
羽檄不飞刁斗静,蚤看嘉绩勒燕然。
玉关雪霁绝狼烟,殊胜呼韩款塞年。
万灶貔貅森列卫,两班冠剑俨群仙。
明珠翡翠来重译,卉服毡裘共一天。
羽檄不飞刁斗静,蚤看嘉绩勒燕然。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安宁、国泰民安的景象。首句“玉关雪霁绝狼烟”以“玉关”象征边关要塞,通过“雪霁”和“绝狼烟”展现了边疆的和平与宁静。接着,“殊胜呼韩款塞年”将历史上的边疆和亲事件与当前的和平进行对比,强调了当下的和平更为珍贵。
“万灶貔貅森列卫,两班冠剑俨群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士兵比作守护边疆的貔貅,排列整齐,威武雄壮;将官员比作神仙,仪态庄重,体现了军队与官僚体系的和谐统一。这不仅描绘了边疆的军事力量,也展示了国家治理的有序与高效。
“明珠翡翠来重译,卉服毡裘共一天”则描绘了边疆与外界的交流与融合,通过“明珠翡翠”的珍贵物品和“卉服毡裘”的民族服饰,展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汇与和谐共处,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
最后,“羽檄不飞刁斗静,蚤看嘉绩勒燕然”表达了边疆的安宁无战事,以及对国家功绩的期待与自豪。其中,“羽檄不飞”意味着没有紧急军报,战争的威胁消失;“刁斗静”则是形容夜晚的宁静,象征着边疆的和平稳定。“蚤看嘉绩勒燕然”则寄寓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功勋卓著的期望,希望这些成就能够被铭记在历史的丰碑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和平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边疆政策的成功,以及国家对于边疆安全与文化融合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强盛与和平的向往。
庞公学道处,庐峰孤月时。
赤脚发狂走,咄咄空中奇。
微言成怪诞,流俗骇愚痴。
妙谛岂足诠,大悟见临危。
敌来倾国迎,高遁贤者为。
不臣复不去,幽囚还赋诗。
白刃岂不利,强项不可施!
所由心坚刚,宁有鬼神持!
我读「明夷集」,激楚凄肝脾。
至人已形解,壮士空含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