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海内几知音,白下分携直到今。
十六年来霜鬓改,数千里外鲤鱼沈。
羡君明月窗前满,怜我黄尘马首深。
人事蹉跎那可问,梦魂无夜不园林。
交游海内几知音,白下分携直到今。
十六年来霜鬓改,数千里外鲤鱼沈。
羡君明月窗前满,怜我黄尘马首深。
人事蹉跎那可问,梦魂无夜不园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的《寄曾儆炫父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交游海内几知音,白下分携直到今”,诗人感叹在广阔的天下间,能真正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寥寥无几。与好友曾儆炫分别后,这种情感愈发深刻,至今仍难以忘怀。
颔联“十六年来霜鬓改,数千里外鲤鱼沈”,描述了时间的无情,十六年光阴荏苒,两鬓已斑白。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友人,仿佛如同沉入深海的鲤鱼,音讯难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颈联“羡君明月窗前满,怜我黄尘马首深”,诗人羡慕友人在明亮月光下的宁静生活,而自己却身陷于世俗的尘埃之中,马首深陷,无法摆脱。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和无奈。
尾联“人事蹉跎那可问,梦魂无夜不园林”,诗人感叹人生多舛,岁月蹉跎,许多事情已无法挽回。即使在梦中,也无法逃离现实的束缚,只能在梦里寻找心灵的慰藉,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园林之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
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
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
问苍官、不知其纪,液波南北萦带。
日边楼阁凭高起,拱揖满天霜黛。凝翠霭。
拥一片仙云,宛宛擎车盖。柯条未改。
又独干孤撑,万针丛缀,韦偃见应拜。
灵和柳,张绪当年故态。华颠仍照人海。
树犹如此人无恙,磊落岁寒同耐。君自爱。
盼万一河清,遥共苍髯待。巢痕尚在。
倘相对轩渠,含元殿下,重倚树潇洒。
臣质今亡矣。怅临岐、津桥鹃语,十年于此。
冰雪交期风尘外,落落晨星而已。
叹直谅、如君能几。
千里论文书在箧,衍波笺、重注倾河泪。
磨镜具,远难致。州贤思适兼滂喜。
许肩随、兴文精本,遵王小记。
手定诗文编年稿,应有珠光剑气。
在故纸、丛中飏起。
莫谓校雠推绝学,是西京、悃宽刘中垒。
蒿里奏,侑家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