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宇何沕穆,幽篁亦萧疏。
残碑半剥落,荒藓侵庭除。
嗟公抱奇节,毅然雄万夫。
平生致君意,欲与皇王俱。
从容定储极,决策佐神谟。
九重方眷注,群憸纷诋诬。
冤哉孤注说,坐使君心渝。
出典北门钥,南投瘴海隅。
厌世一何蚤,骑箕返太虚。
遗黎迓归榇,哭祭填道途。
精诚感枯竹,翠箨俄纷敷。
江皋敞祠宇,黻冕何翼如。
至今民与吏,荐献群奔趋。
我来拜庭下,周览扫平芜。
英姿凛如生,尚足慑奸谀。
直道古难合,临风增郁纡。
灵宇何沕穆,幽篁亦萧疏。
残碑半剥落,荒藓侵庭除。
嗟公抱奇节,毅然雄万夫。
平生致君意,欲与皇王俱。
从容定储极,决策佐神谟。
九重方眷注,群憸纷诋诬。
冤哉孤注说,坐使君心渝。
出典北门钥,南投瘴海隅。
厌世一何蚤,骑箕返太虚。
遗黎迓归榇,哭祭填道途。
精诚感枯竹,翠箨俄纷敷。
江皋敞祠宇,黻冕何翼如。
至今民与吏,荐献群奔趋。
我来拜庭下,周览扫平芜。
英姿凛如生,尚足慑奸谀。
直道古难合,临风增郁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乔新对寇忠悯公祠的拜谒之作,通过对寇公生平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首句“灵宇何沕穆,幽篁亦萧疏”,描绘了祠堂环境的庄严与清幽,为后续的叙述奠定了肃穆的基调。接着,“残碑半剥落,荒藓侵庭除”两句,通过描述祠内碑石的破败和苔藓的蔓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嗟公抱奇节,毅然雄万夫”表达了诗人对寇公独特品质和非凡勇气的赞叹。接下来,“平生致君意,欲与皇王俱”则揭示了寇公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他渴望辅佐君主,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从容定储极,决策佐神谟”赞扬了寇公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判断和卓越才能,他能够稳定局势,参与制定国家大计。然而,“九重方眷注,群憸纷诋诬”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寇公虽受君王信任,却遭到了众多小人的诽谤和攻击。
“冤哉孤注说,坐使君心渝”表达了对寇公遭遇不公的同情和愤慨,他因被误解而失去了君王的信任。随后,“出典北门钥,南投瘴海隅”描述了寇公被贬谪的悲惨命运,远离京城,流放到偏远的南方。
“厌世一何蚤,骑箕返太虚”感叹寇公英年早逝,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回归天地。最后,“遗黎迓归榇,哭祭填道途”描绘了百姓对寇公的深切哀悼,他们迎接他的灵柩,沿途哭声不断。
“精诚感枯竹,翠箨俄纷敷”运用拟人手法,赞美寇公的精神力量,即使在他去世后,依然能感动自然,枯竹重新生长。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寇公祠堂的崇敬之情,“江皋敞祠宇,黻冕何翼如”形容祠堂宽敞明亮,如同佩戴着华美服饰的神明。
“至今民与吏,荐献群奔趋”说明寇公的精神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前来祭祀,表达敬仰之情。诗人自己也来到祠前,“我来拜庭下,周览扫平芜”表达了对寇公的缅怀和对祠堂环境的细致观察。
“英姿凛如生,尚足慑奸谀”总结寇公的英气和正直,即使在祠堂中也能震慑那些奸佞之徒,强调了寇公精神的永恒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寇忠悯公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忠诚、正直和高尚人格的推崇。
秋风逗江渚,秋水有馀清。
感此深秋时,惕然伤别情。
遥持一樽酒,饯君东南城。
令器金闺彦,朋游尽豪英。
临流为君歌,锵锵金玉声。
眷彼中林鸟,拂然起孤征。
众鸟恋故林,交交飞且鸣。
人生各有志,岂在利与名。
惟有杯中酒,可以慰平生。
东园桃李寒未开,苍苔委落惟江梅。
临歧无复可乘兴,为君直倒青霞杯。
扁舟遥指金陵路,转棹回桡不知处。
徒将别思作春云,日夜微茫送君去。
白玉神州应早过,到来正喜值春和。
香浮宝树花能语,日照琼楼鸟解歌。
建业横开五云里,钟山石城相对起。
秀色朝含紫气高,连天亘日回千里。
今日官亭手暂分,无劳踯躅叹离群。
羡君拂袖青天去,予亦还山谢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