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吕山友游天台》
《送吕山友游天台》全文
宋 / 苏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床头萝月厌同攀,发兴东吴万叠间。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

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庠所作的《送吕山友游天台》。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天台山时的景象和情感。

首句“床头萝月厌同攀”,以床头的月光映照着青萝,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不舍。接着,“发兴东吴万叠间”一句,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方向——东吴,即今之江南地区,以“万叠间”形容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两句,通过“森木”、“深溪”、“屋”、“瘦藤”、“雨馀山”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既有山林的幽深,又有雨后的清新,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宁静的氛围。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两句,转而描写友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天台山的景象。黄梅与绿李的成熟,预示着丰收与生机;“长簟北窗”则想象友人在山中休憩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享受自然之美的祝愿。

最后,“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期待。虽然离别在即,但诗人相信未来的相聚将能抚慰彼此的辛劳与艰难,充满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相聚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庠
朝代:宋   字:养直   籍贯:本泉州   生辰:1065~1147

苏庠(1065~1147)南宋初词人。字养直,初因病目,自号眚翁。本泉州人,随父苏坚徙居丹阳(今属江苏)。因卜居丹阳后湖,又自号后湖病民。苏坚有诗名,曾与苏轼唱和,得苏轼赏识,并因苏轼称誉其诗而声名大振。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其后居京口。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征召,独不赴,隐逸以终。 
猜你喜欢

书院经义轩联

为讽谏之儒,为移风易俗之儒,二十载诂凡六变;

有敦厚之教,有疏通致远之教,十三经义本同源。

(0)

挽王汉联

七日招魂,屈子衣冠轻似蜕;

九重赐恤,王尊名节重于山。

(0)

挽张之洞联

一电顿惊魂,恐此后叠起狂澜,力障群流无砥柱;

半生嗟落魄,忆从前两依慈宇,身怀异宠愧铜盘。

(0)

挽张之洞联

士宗北斗,国倚长城,砥柱失中流,人悲相臣,我悲道统;

身历四朝,手援二圣,委裘定大计,古有忠献,今有文襄。

(0)

挽吴恭亨妾李氏联

正小子穷裔戍边,跃马归来,忽听悼亡吊桃叶;

有嗣孙斩衰致孝,肯堂传嬗,不烦议礼付康成。

(0)

挽蒋士铨联

贺监江湖初返棹;杜陵衰病已成翁。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