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翩冠盖盛豪华,里号鸣珂世共誇。
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
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
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
联翩冠盖盛豪华,里号鸣珂世共誇。
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
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
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显赫的官员袁太玉的离世,通过对其生前荣华与身后哀悼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者的怀念。首联“联翩冠盖盛豪华,里号鸣珂世共誇”以“联翩冠盖”形容袁太玉生前官职显赫、生活奢华,而“里号鸣珂”则暗示其在乡里的声望和地位,世人皆知并赞誉。这种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袁太玉生前的辉煌,也预示了他最终归于平静。
颔联“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描述了袁太玉辞官归隐的情景。虎符和玉篆象征着权力和官职,而“却解”二字表明他放弃了这些身外之物,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与渔父(隐士)相伴,泊于鸥沙之间,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颈联“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运用比喻手法,将袁太玉的生命比作随风飘散的游丝和被雨水冲刷后的花朵,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易逝,同时也暗示了袁太玉如同这些自然景象一样,虽已离去,但其影响和痕迹(如游丝、雨后之花)仍存在于世间。
尾联“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则表达了对袁太玉灵魂归宿的想象,似乎在询问他的仙踪是否指向遥远的天际,是否在传说中的仙境十洲三岛找到了安息之所。这一句不仅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袁太玉生前荣华与身后归隐的描绘,以及对其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崇仁除目下,朝野咸称难。
浇俗相纠结,积蠹穴其间。
自昔官于斯,鲜能保终完。
君少出宦门,吏治识其端。
曰兹机在我,民性岂终顽。
冰檗凛自持,昼夜思民艰。
政平讼亦理,田里方相安。
闻君忽遭丧,相顾尽悲酸。
知君行橐贫,相与助清寒。
君谊一不受,徒跣奔讣还。
观风贤柱史,闻之亦永叹。
廉孝苟不彰,何以励庶官。
千里遥致奠,九原慰亲欢。
兹举诚异典,舆论永不刊。
士习日趋下,砥柱回狂澜。
愿君益修饬,白首如红颜。
白浪起层层,峰头云正黑。
回舟入小港,聊兹一憩息。
路梗难为期,沧波浩无极。
坐观北来船,帆挂千仞直。
篙工意閒暇,津津动颜色。
缅怀造化心,施予难为力。
往船风宜南,来船风宜北。
南北本异途,彼此那俱得。
物理每循环,明朝未可测。
隐几澹无营,冥心悟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