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岭崔嵬,深谷逶迤。营彼中藏,厥土攸宜。
象峰东委,凤山北峙。去父母居,不远伊迩。
瑕邱云乐,蘧瑗请前。子高复事,择不食焉。
君子之与,惟中道处。观于九原,吾其归汝。
涂岭崔嵬,深谷逶迤。营彼中藏,厥土攸宜。
象峰东委,凤山北峙。去父母居,不远伊迩。
瑕邱云乐,蘧瑗请前。子高复事,择不食焉。
君子之与,惟中道处。观于九原,吾其归汝。
这首诗描绘了对墓地选址的深思熟虑和对死后安息之地的向往。开篇以“涂岭崔嵬,深谷逶迤”描绘出墓地所处的壮丽地形,接着“营彼中藏,厥土攸宜”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适宜性和慎重选择。随后,“象峰东委,凤山北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环境之美。
“去父母居,不远伊迩”则表达了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家族传统的延续。接下来的“瑕邱云乐,蘧瑗请前。子高复事,择不食焉”,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强调了在选择墓地时的慎重和对道德规范的遵循。
最后,“君子之与,惟中道处。观于九原,吾其归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死后归宿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墓地选址的深思熟虑和对死后生活的美好愿景。
危楼古城角,山色绕苍仓。
寒日下何速,清风来甚长。
烟尘恩战国,云水似江乡。
重九登高近,阶前菊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