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閒关溪鸟朮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閒关溪鸟朮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开篇“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两句,表明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高耸入云的地点来建造心中的spiritual居所,这里有着明显的道家追求清静与自然的意志。
接着“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道教修炼之法的向往,以及对那些长期修行、深藏山林中的得道高僧的敬仰。这里的“参同契”指的是内丹术语,意指修炼过程中达到真理与宇宙和谐一致的境界。
在“飕槭松风山枣落,閒关溪鸟朮花开”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情怀。这里的“飕槭松风”、“山枣落”、“閒关溪”和“鸟朮花开”,都是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最后,“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对方能够珍惜现有的美好时光,不要轻易地追求超凡脱俗而离开。这里的“肘后”指的是长久的时间,“相传好”则是在劝说保持良好的关系和美好的时光。而“乘鸾去不回”则是形象地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但又带有一丝留恋世间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道法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意境,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