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壁怜葱茜,龙名不浪呼。
讵能辞雨露,且免混泥涂。
根抱阴晴候,神疑变化俱。
随风香亦古,端可狎潜夫。
挂壁怜葱茜,龙名不浪呼。
讵能辞雨露,且免混泥涂。
根抱阴晴候,神疑变化俱。
随风香亦古,端可狎潜夫。
这首诗以“咏龙兰二首(其一)”为题,出自明代诗人黄衷之手。诗中描绘了龙兰的生长环境与独特气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龙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挂壁怜葱茜”,以“挂壁”形容龙兰生长于岩石之上,葱郁翠绿,引人怜爱。接着,“龙名不浪呼”则点出龙兰的名称并非虚名,暗示其具有非凡的特性或象征意义。
“讵能辞雨露,且免混泥涂”两句,表达了龙兰虽身处险境,却能承受风雨,避免混入尘土之中,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
“根抱阴晴候,神疑变化俱”进一步描绘了龙兰根系的适应性与神秘力量,无论阴晴变化,都能紧紧抓住土壤,仿佛蕴含着变化莫测的神力。
最后,“随风香亦古,端可狎潜夫”则以龙兰随风飘散的香气,象征其古老而深邃的气息,能够吸引并亲近那些寻求心灵慰藉的人们。
整首诗通过对龙兰的生动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寓意了坚韧、高洁与神秘的力量,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