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陶渊明责子诗依韵和之》
《读陶渊明责子诗依韵和之》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古风

灼灼池中莲,花明摘其实。

婉彼班生女,投机嗣史笔。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

所思既匪彝,承家故无术。

借曰犹未知,业非六与七。

况复厌膏粱,行当树榛栗。

如之何勿思,甘为辕下物。

(0)
鉴赏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责子》为灵感,表达了对女性教育与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灼灼池中莲”起兴,比喻女子如莲花般纯洁美好,却面临着如何在家庭与社会角色中找到平衡的挑战。

“花明摘其实”,暗示女子在成长过程中应积极汲取知识与智慧,如同采摘莲花的果实,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婉彼班生女,投机嗣史笔”,赞扬了女子学习历史,继承并发扬光大的精神,如同班昭续写《汉书》,展现了女性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通过对比大力士乌获与弱小的雏鸟,强调了内在力量的重要性,即使面对看似强大的困难,内心的坚韧与智慧也能克服一切。“所思既匪彝,承家故无术”,指出女子在追求个人理想与家庭责任之间,可能会感到困惑与无助,缺乏明确的指导与方法。

“借曰犹未知,业非六与七”,表达即便目前尚未完全理解,但也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六艺或七技,鼓励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况复厌膏粱,行当树榛栗”,进一步说明女子不应满足于物质的享受,而应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如同种植榛栗,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如之何勿思,甘为辕下物”,表达了诗人对女子不应被传统束缚,而应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期待,希望她们能成为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个体,而非仅仅作为家庭的附属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探讨,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平等的机会与尊重,鼓励她们在个人发展与家庭责任之间找到和谐共存的方式,体现了对女性教育与社会地位的深刻关注与思考。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读汉书

京房刘向各称忠,诏狱当时迹自穷。

毕竟论心异恭显,不妨迷国略相同。

(0)

离升州作

残菊冥冥风更吹,雨如梅子欲黄时。

相看握手总无语,愁满眼前心自知。

(0)

范增二首·其一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0)

江宁夹口三首·其一

茅屋沧洲一酒旗,午烟孤起隔林炊。

江清日暖芦花转,祇似春风柳絮时。

(0)

杂咏五首·其一

勋业无成照水羞,黄尘入眼见山愁。

烟中漠漠江南岸,更与家人一少留。

(0)

见鹦鹉戏作四句

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祇烦冤。

真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