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增二首·其一》
《范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0)
注释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古代常用来代指整个中国。
秦鹿:比喻争夺政权的人或势力,秦代以鹿为祥瑞,象征天下。
新羁:新的束缚或统治方式。
吊民:慰问、救济人民,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关注。
牧羊儿:古代常用来形容无能或不得志之人,此处可能暗示不适合治理国家的人。
翻译
广阔的中原等待新的统治者,各方势力激烈争夺在这个时刻。
如果有德政关爱百姓,上天就会给予援助,不明白为何要用放羊人来治理国家。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其气势雄浑,意蕴深远。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首先,“中原”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心腹地区,即黄河流域,这里曾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历朝历代争霸的战略要地。“秦鹿”,在这里象征着强大的军队,等待着新的约束或统领。诗人提及“中原”和“秦鹿”,通过这样的历史与地域联想,展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于时局变迁的深刻洞察。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有道”指的是正确的治国之策,“吊民”意在拯救百姓,而“天即助”则体现了古人对于天命的信仰,即认为如果统治者能够施行仁政,上天也会给予支持和帮助。最后一句“不知何用牧羊儿”,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无奈,暗示着现实中的统治者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政策来拯救百姓,而是像牧羊一样,对民众漠视或是无力回天。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展示了王安石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他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提及和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题邵容城所藏画松图

种松溪边长十丈,高云对屋团青障。

中有幽人爱读书,苧袍纱帽秋萧爽。

青苔白石坐移时,衡门晏起独开迟。

山中繁实雨初落,水面垂萝风倒吹。

十年南北江湖梦,野树孤云递迎送。

此地材同新甫良,多君官比蓝田重。

酌君美酒听我歌,东园桃花能几何。

丈夫功业在晚节,君今尚壮非蹉跎。

(0)

游仙词·其九

熊盈娘子董双成,王母前头一对行。

天陌偶逢秦弄玉,相将凤管和鸾笙。

(0)

糁径杨花

漠漠杨花带远天,舞如轻雪糁如毡。

径当僻处随人到,风向多时著意偏。

地湿似沾前夜雨,日斜犹照隔溪烟。

春光到此真须惜,莫爱床头沽酒钱。

(0)

初入栈道

梁汉起天中,形连百二雄。

万山争地立,一路与云通。

树杪过人影,崖头啸虎风。

我行三月暮,怅望华阴东。

(0)

玉枕山和南安太守张汝弼

一枕秋横碧玉新,金鳌阁上见嶙峋。

使君得此元无用,卖与江门打睡人。

(0)

十二月十八日大雪登楼作寄进之天锡时诸君方修府志

酸风割耳须作虬,闻雪强起开西楼。

西楼一望几十里,玉田瑶圃烂不收。

两年粳稻化鱼鳖,穷计每日占来牟。

眼前富贵已如此,何苦更作明年愁。

书生耐冷自常事,北窗清坐端谁留。

神游不到党家帐,意行屡上山阴舟。

淮南山海诞莫考,吴中沟浍须精求。

映雪著书堪一笑,却似五月披羊裘。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