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刘向各称忠,诏狱当时迹自穷。
毕竟论心异恭显,不妨迷国略相同。
京房刘向各称忠,诏狱当时迹自穷。
毕竟论心异恭显,不妨迷国略相同。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读汉书》。诗中通过对西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刘向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品质的肯定以及对历史人物深入骨髓的理解。
“京房刘向各称忠”一句直接点出刘向在当时被广泛誉为忠诚之人。京房即指汉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两地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刘向作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经学家,其忠诚品质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
“诏狱当时迹自穷”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诏狱指的是皇帝颁布的狱令,通常与重大案件有关。当时迹自穷,表明刘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不为外界所扰。
“毕竟论心异恭显”这一句,从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历史人物。毕竟指最终的评断,论心即对人的内心品质进行分析,异恭显则是说刘向在当时的表现与众不同,他的忠诚和才能都得到了显著的展现。
“不妨迷国略相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理解和同情。即便是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刘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操,这种精神在作者看来是值得赞扬的,不应被误解或遗忘。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和同情,也反映出他个人对于忠诚品质的重视。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
有美一人闲且都,天然自与常人殊。
奔逸绝尘遗步趋,宛在大海之东隅。
珠宫贝阙非凡居,鲛绡被体云霞裾。
朝乘一鹤暮双凫,往来圆峤仍方壶。
所交皆古真仙徒,赤松羡门及麻姑。
共论妙道得道枢,天地万物指马如。
人间岁月良易徂,别来眼暗齿发疏。
山可泐兮海可枯,相思之念无时无。
示好亦有明月珠,藏之怀袖不敢沽。
屡欲致之乏飞鱼,侧身东望空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