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汉书》
《读汉书》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京房刘向各称忠,诏狱当时迹自穷。

毕竟论心异恭显,不妨迷国略相同。

(0)
注释
京房:汉代学者,擅长灾异之说。
刘向:西汉时期学者,参与编撰《战国策》等书。
诏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用于处理重大案件或牵涉皇室的案件。
毕竟:终究,归根结底。
论心:评价人的内心或动机。
异:不同。
恭显:恭敬而显赫的人物,可能指朝中权臣。
略:大体上,大致相同。
翻译
京房和刘向都以忠诚著称,他们在当时的诏狱中遭遇了不同的命运。
尽管他们的内心观点与恭显不同,但他们在迷惑国家这一点上却有着相似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读汉书》。诗中通过对西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刘向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品质的肯定以及对历史人物深入骨髓的理解。

“京房刘向各称忠”一句直接点出刘向在当时被广泛誉为忠诚之人。京房即指汉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两地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刘向作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经学家,其忠诚品质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

“诏狱当时迹自穷”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诏狱指的是皇帝颁布的狱令,通常与重大案件有关。当时迹自穷,表明刘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不为外界所扰。

“毕竟论心异恭显”这一句,从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历史人物。毕竟指最终的评断,论心即对人的内心品质进行分析,异恭显则是说刘向在当时的表现与众不同,他的忠诚和才能都得到了显著的展现。

“不妨迷国略相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理解和同情。即便是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刘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操,这种精神在作者看来是值得赞扬的,不应被误解或遗忘。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和同情,也反映出他个人对于忠诚品质的重视。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其八威德自在菩萨章

门开三观莫迟留,得路行行到始休。

鉴像照心无所住,楼钟出碍有来由。

顶中具眼如天主,肘后分符似国侯。

应世度生游幻海,月船风棹驾涛头。

(0)

大功不宰

吾家消息默中看,看处虚明霁月寒。

一色是功须转却,石霜端要髑髅乾。

(0)

偈颂十四首·其十二

迷指不见月,两处大誵讹。

来叩普庵老,真心岂奈何。

除非君自肯,阳春白雪歌。

毛端如来识,言说用闲多。

情忘并想尽,不断这摩诃。

(0)

證道歌·其二三三

在欲行禅知见力,活计千般全不识。

十波罗蜜镇长存,庞公老汉通消息。

(0)

鸣雁行

鸣雁??来自北,一一衔芦度深碛。

空受严霜捐羽毛,不为征人寄消息。

散落湘吴无定所,或寄平川或洲渚。

相唤相呼不乱群,非比寒鸦无次序。

弋者多怀害尔心,栖宿须寻烟水深。

(0)

有美一人行

有美一人闲且都,天然自与常人殊。

奔逸绝尘遗步趋,宛在大海之东隅。

珠宫贝阙非凡居,鲛绡被体云霞裾。

朝乘一鹤暮双凫,往来圆峤仍方壶。

所交皆古真仙徒,赤松羡门及麻姑。

共论妙道得道枢,天地万物指马如。

人间岁月良易徂,别来眼暗齿发疏。

山可泐兮海可枯,相思之念无时无。

示好亦有明月珠,藏之怀袖不敢沽。

屡欲致之乏飞鱼,侧身东望空踌躇。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