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强须饮,不饮奈何明。
也曾劬秃当了,依旧滑如冰。
一吸金波荡漾,再吸琼楼倾倒,吾杓亦长盈。
试入壶中看,只似世间晴。饮连江,江连月,月连城。
十年离合老矣,悲喜得无情。
想见凄然北望,欲说明年何处,衣露为君零。
同此大圆镜,握手认环瀛。
不饮强须饮,不饮奈何明。
也曾劬秃当了,依旧滑如冰。
一吸金波荡漾,再吸琼楼倾倒,吾杓亦长盈。
试入壶中看,只似世间晴。饮连江,江连月,月连城。
十年离合老矣,悲喜得无情。
想见凄然北望,欲说明年何处,衣露为君零。
同此大圆镜,握手认环瀛。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十一)和马观复中秋》。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不饮强须饮,不饮奈何明。”开篇即以酒为媒,表达了一种不得不饮的无奈和迫于形势的无可奈何。这种矛盾的情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纠葛。
“也曾劬秃当了,依旧滑如冰。”这里的“劬秃”指的是头发稀少,表面上看似是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而深层次则可能是在说尽管时间流逝,内心却仍保持着一份清醒和坚定。
“一吸金波荡漾,再吸琼楼倾倒,吾杓亦长盈。”诗人以酒比喻生活中的喜悦与激情,通过对饮酒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无限的向往和享受。
“试入壶中看,只似世间晴。”这里借用壶中世界,暗示着诗人对于自己的小宇宙有着独特的情感投射,似乎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也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满足。
“饮连江,江连月,月连城。”这三句通过酒、江、月和城之间的联系,勾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和放达。
“十年离合老矣,悲喜得无情。”这里表达了对朋友间久别重逢的无奈与淡定。时间的流转,让一切变得淡漠,但诗人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些世俗的情感,达到了一种境界上的平和。
“想见凄然北望,欲说明年何处,衣露为君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于岁月流逝、难以把握的无奈。最后一句“衣露为君零”则是用来形容那种细微而深长的情感。
“同此大圆镜,握手认环瀛。”结尾两句,通过对镜中影像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纯挚、不以世俗情绪所动摇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与淡然,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
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
曾直笔。
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
明时逐客。
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
梅山时访仙迹。
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
间不得。
有先见著龟,消得君王忆。
天阍不隔。
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
驿报行天下,君王弃万几,鹤翔云汉远,龙向鼎湖飞。
杞国天初隐,咸池日尚微。
临轩思往事,备泪不停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