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
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
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
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
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
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
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
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生查子·其二》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高山上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世俗的观感。"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形象地刻画了一位高洁之人在千丈峭壁上,如同冰清玉洁的雪景般超凡脱俗。"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通过夏日炎炎中见到冰雪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接下来,"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将世俗之人比喻为污浊的盗泉,暗示他们内心的浑浊和不清明。"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诗人选择坚守高洁,宁愿忍受干渴也不愿饮用那世俗之水,表达了他对清高节操的坚守和对世俗风气的排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与深沉并存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