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生查子·其二简子似》
《生查子·其二简子似》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生查子

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

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

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

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

(0)
注释
高人:指品德高尚、超凡脱俗的人。
千丈崖:极言山崖之高。
千古:长久以来。
储冰雪:积存着冰雪,象征纯洁。
火云:形容夏日酷热的云层。
森毛发:形容清凉的感觉,像森林中的毛发给人凉爽。
俗人:普通人,与高人相对。
盗泉:古时比喻水质浑浊不堪饮用的泉水。
照眼:映入眼帘。
昏浊:浑浊不清。
吾瓢:我的瓢,代指清泉或纯净之物。
宁:宁愿。
渴:口渴。
翻译
高人居住在千丈高的悬崖上,那里的冰雪千年未消融。
即使在六月烈日炎炎的火云天,见到那里依然清凉如森然的毛发让人精神焕发。
世俗之人犹如盗泉之水,清澈度欠缺,让人眼前昏暗浑浊。
我宁愿在高处悬挂我的瓢,也不愿饮用那些浑浊的水,宁可忍受口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生查子·其二》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高山上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世俗的观感。"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形象地刻画了一位高洁之人在千丈峭壁上,如同冰清玉洁的雪景般超凡脱俗。"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通过夏日炎炎中见到冰雪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接下来,"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将世俗之人比喻为污浊的盗泉,暗示他们内心的浑浊和不清明。"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诗人选择坚守高洁,宁愿忍受干渴也不愿饮用那世俗之水,表达了他对清高节操的坚守和对世俗风气的排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与深沉并存的风格。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杨花

三月江头飞送春,扑人随马断人魂。

隔帘撩乱春无影,着水廉纤雪有痕。

燕带残香飞又落,鱼吹小点吐还吞。

可怜天性何轻薄,化作青萍不托根。

(0)

除夕

岁事今宵尽,悠悠动所思。

忽惊为客处,失记离家时。

药里扶衰弱,诗囊寓别离。

阿咸能慰意,椒颂酒盈卮。

(0)

题赵魏公画

汉家宫阙画蒿莱,烟雨苍茫护石苔。

惟有金河旧时雁,年年秋色过江来。

(0)

江上送郑山人

祖帐送离人,劳歌暮烟里。

暝来江上宿,残日照寒水。

清尊醉落花,孤棹依芦苇。

雨翳灯影微,风兼笛声起。

后夜有相思,缄书寄双鲤。

(0)

拟唐太和公主和番

粉泪辞丹禁,红颜冒虏尘。

南天惟有月,北地更无春。

笳鼓凝芳梦,轩裾掩翠颦。

年年桃李月,凄绝旧宫人。

(0)

华阴驻马桥

绝谷层关路屈盘,斜冈侧嶂石巑岏。

今朝驻马桥头立,华岳三峰正面看。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