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纤小雨破炎蒸,马上襟怀顿觉清。
暂解征鞍访村叟,一瓯春露醒馀酲。
廉纤小雨破炎蒸,马上襟怀顿觉清。
暂解征鞍访村叟,一瓯春露醒馀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阳澈在归途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廉纤小雨破炎蒸”,以“廉纤”形容细雨,既表现了雨势之轻柔,也暗示了雨水对炎热的缓解作用,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联系起来。接着,“马上襟怀顿觉清”一句,直接表达了细雨带给诗人心灵上的清凉与宁静,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由外而内的洗涤。
“暂解征鞍访村叟”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亲近与好奇,他暂时停下旅途的脚步,去探访一位乡村老人,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乡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最后,“一瓯春露醒馀酲”以“一瓯春露”比喻茶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通过品茗来消除旅途劳顿和精神上的疲惫,达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态度。欧阳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旅途中的瞬间感受转化为富有诗意的文字,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燕然牡丹绝世嘉,名园是处列如麻。
清晨步骑醉暮归,胸中消得一万花。
青云长衔若木日,绿水乱泛天台霞。
神功天巧奋心目,依稀半在侯王家。
欲持此花表众芳,斗大亦有欹与斜。
堂堂不动吾所敬,似者何得争豪奢?
我从年少过花下,虽有车马不敢哗。
未知时人作意否,俛仰宇宙思深遐。
弱冠从游狎山水,三十余年屈伸指。
南随粤鸟北燕鸿,祇今甚矣吾衰矣。
学问无成不了事,况望清名照书史!
得归重赋茅屋春,青眼相看赖吾子。
丹铅曾近更生阁,但惜案头萤乱死。
世情浩荡何足云,高人不厌席为门。
百丈山前秋屡过,九州外事忆重论。
昔伤萍梗流沧海,暂喜梅花侑翠尊。
制古直须追左契,声英必合绍前闻。
昨朝示我清江作,汹如垒壁瞻风云。
愧我徒当大敌怯,此陈何止摧千军?
流离天骥志远道,悲鸣往往思其群。
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
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
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
成都虽云远,未到意已足。
远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
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
干戈何草草,祇说渝州好。
但得渝州官,甘就渝州老。
渝州古雄城,彭君旧建旌。
至今江石上,犹有古时名。
豪杰世已矣,空城俯流水。
复有江东人,来教渝州士。
方侯天机深,大雅托遗音。
沈潜万夫敌,脱略五湖心。
翩然别我往,长揖仙人掌。
疾风吹大旗,落日明斜舫。
即此少相知,相知长恨思。
巫山桂树发,折寄定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