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儿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倖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儿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倖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此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通过对比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与无奈的情感。首句“严妆才罢怨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春风所带来的变化感到不满,它让女子装扮起来却又容易被打乱。而“粉墙画壁宋家东”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宋家位于东方,被粉墙和精致的壁画所环绕。
次句“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通过蕙兰和桃李这两种植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而又带有忧虑的情感。蕙兰因其细小而不被重视,故有“恨”,但它依然枝条繁绿;而桃李虽无需言语,花朵自会绽放,呈现出自然的美丽。
接下来的“燕燕巢儿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则是对春日景象的进一步描写。燕子在细致的窗棂间筑巢,而燕子的鸣叫声在空旷的凤楼中回响。
末句“少年薄倖知何处, 每夜归来春梦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羁少年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他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每晚都沉浸在美好的春日梦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又不无忧虑的春日世界。
幽幽蕙草晚,靡靡兰芳断。
皎皎夜泉人,冥冥不复旦。
流尘栖暗壁,凉吹经虚幔。
无论欢意消,日复愁思乱。
魂伤夕方永,气变秋将晏。
当窗惨断素,捐箧悲柔翰。
忆初成好合,誓且同忧患。
何言遂长终,独处增永叹。
寤寝忽如在,展转惊复散。
念兹何嗟及,哀至聊自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