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独》
《感独》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古风

幽幽蕙草晚,靡靡兰芳断。

皎皎夜泉人,冥冥不复旦。

流尘栖暗壁,凉吹经虚幔。

无论欢意消,日复愁思乱。

魂伤夕方永,气变秋将晏。

当窗惨断素,捐箧悲柔翰。

忆初成好合,誓且同忧患。

何言遂长终,独处增永叹。

寤寝忽如在,展转惊复散。

念兹何嗟及,哀至聊自判。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感独》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面对孤独与哀愁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首句“幽幽蕙草晚”,以晚上的蕙草喻指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暗示着一种深沉而难以言表的情绪。接着,“靡靡兰芳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兰花的芬芳在这里成为了过去式,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皎皎夜泉人,冥冥不复旦”两句,通过对比夜晚的明亮与白昼的消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夜泉的人,或许象征着主人公在孤独中的自我探索与反思,而“冥冥不复旦”则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未知。

“流尘栖暗壁,凉吹经虚幔”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的画面,流尘与凉风吹过空荡的窗帘,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寂寞。这一景象不仅反映了环境的荒凉,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空旷与无助。

“无论欢意消,日复愁思乱”直接点明了主人公面对孤独时的痛苦与困扰,无论是过去的欢乐还是现在的忧虑,都难以平息内心的波澜。

接下来的几句“魂伤夕方永,气变秋将晏。当窗惨断素,捐箧悲柔翰”继续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描绘,夕阳的永恒与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衰败。主人公在窗前凝视,素纸的惨淡映照出内心的悲伤,而“捐箧悲柔翰”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最后,“忆初成好合,誓且同忧患。何言遂长终,独处增永叹”回顾了主人公曾经的美好时光与共同经历的苦难,然而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无尽的哀叹。这不仅是对过去幸福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恐惧。

“寤寝忽如在,展转惊复散。念兹何嗟及,哀至聊自判”则是对孤独与哀愁的深刻体验,主人公在梦与醒之间徘徊,哀伤之情难以自抑,最终只能自我安慰,接受现实的残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在面对孤独与哀愁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命、时间、爱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和傅粹梅岩之什·清浅

方池凿石似天开,谁把霜英傍水栽。
月白波清无觅处,只知疏影是寒梅。

(0)

和傅寺丞竹稳之什·清风

暑气人间盛,烦襟此地开。
拂云千个竹,不碍晚风来。

(0)

和傅寺丞竹稳之什·竹隐

举世谩扰扰,谁能伴南山。
新怀太守印,雅意处士闲。
朝夕爱此君,相对一水间。

(0)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净凉

何物擢仙质,天然契吾性。
不染浊水泥,明月水中映。
只许此君看,风清雨娟净。

(0)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颂橘

潇湘秋气高,群木秃如指。
粲粲朱实繁,傲霜如有喜。
愿言事封殖,勿使间棘枳。

(0)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橘浦桥

素药到眼明,浓香满怀入。
不忍度方桥,斜阳更凝立。
千里洞庭秋,一杯还可挹。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