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哀伤。诗人王建以其精湛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又充满感慨的春日场景。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句,描绘了桃花在树梢与枝叶间散落的情形,其中“觅”字用得甚妙,表达了一种细致而又不经意的寻找,那些残留的花瓣似乎承载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寻。
"一片西飞一片东"则形象地展现了桃花随风飘落,无处安放的生动画面。这里的“西飞”与“东”,不仅是方位的指示,更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力的短暂。
"自是桃花贪结子"一句,转换了诗歌的情感走向,表明桃花之所以落英,实乃其过于珍惜果实,不忍离去。这里的“贪”字,既可解作桃花对种子的执着,也反映出人对于美好事物不愿放手的复杂情感。
"错教人恨五更风"则是诗歌情感的高潮。这里的“错教”,意味着桃花无意间教会人们去怨恨那吹散花瓣、催促时光流逝的春夜微风。五更,指夜晚最深沉的时候,这里象征着人生中最为寂寞和孤独的时刻。而“恨”字,则是诗人对这份无奈与哀愁的情感宣泄。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王建在描绘自然景物方面的高超技艺,更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不再的深刻感悟。通过桃花这一生动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和哀伤,使人读之而不能不自省。
龙峰半入烟雾中,尽日云气蒸鸿濛。
骤雨忽注势不已,奔泉万道飞长空。
快如云龙倏际会,蜿蜒势直倚天外。
旋如匹练浮大江,怒涛滚滚激飞龙。
我来直上最高处,跣足科头独箕踞。
一声长啸天风生,云水光中自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