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首句“还过巫师步”,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诗人再次回到了一个充满记忆的地方。接着,“伫立想平昔”表达了诗人站在原地,回想起过去的场景,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
“不见旧门闾,苍苍但榛棘”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芜,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变迁的残酷。昔日的门户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荆棘,象征着往日的美好已被岁月抹去。
“当时修竹圃,十里认浓碧”回忆起过去竹林的茂盛,十里之内都能看到浓绿的竹色,生动地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事物逐渐消失,只剩下“佳树郁珑璁,高能百馀尺”的孤零零的树木,高耸入云,却也显得孤独无助。
“连甍覆多瓦,厚堑叠坚甓”描述了过去房屋的壮丽,瓦片覆盖的屋顶和坚固的砖墙,构成了一个繁荣的社区。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生计具安恬,邻人总驩适”的生活状态的消失而变得破败不堪。
“不知九载间,刬灭自谁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消逝的不解和无奈,不知道是谁的力量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开始探讨变化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迷信信仰等,最后总结为“幽玄竟难量,理意浪参测”,表示对这些复杂原因的难以理解。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在巫师步的活动,从嬉戏、游玩到参与祭祀活动,展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记忆逐渐模糊,甚至有些被误解和曲解。
“荏苒至巾冠,奔驰为甔石”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从少年到成年,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辛和挑战。
“文藻漫雄浑,途程转迤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难。
“剪翎看远举,蹀足羡横击”通过鸟儿和马匹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由和力量的向往。
“何以副乡评,徒能冠经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评价的不满,尽管他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成就,但在社会上的认可却并不充分。
“虚声渐凌厉,谤口遂压积”描述了外界对他的批评和误解逐渐增多,使他感到压力巨大。
“辞山寄他州,封纸问故国”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寄居他乡,心中对故土的思念。
“惊心存没异,刺耳荣谢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荣誉和失败的快速更替感到震惊和痛苦。
“偶尔跨归鞍,萧然又行客”表达了诗人偶尔回到故乡,却又不得不继续漂泊的生活状态。
“凄凉到今日,憔悴对遗迹”表达了诗人面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消逝,感到内心的凄凉和身体的疲惫。
“涧影冷茫茫,塍泥新拍拍”描绘了当前环境的冷清和泥泞,与过去形成鲜明对比。
“春风吹骀荡,夜月照岑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曾是祸福场,翻为马牛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反思,曾经的场所如今已变为荒凉之地。
“谁能逃死丧,乃独久酸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长时间承受痛苦的无奈。
“无处沥馀觞,空思咏渐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人间屡兴废,世路真阻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人生道路的深刻认识。
“惬快一难逢,睽违千易得”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珍惜和离别的无奈。
“布衣甘我老,耕耒非上逼”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追求高位的淡然。
“饱煖即逍遥,功名可抛掷”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和精神满足的追求,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放弃。
“虽惭巫师语,且免荷筱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省,以及对未来的自我约束。
“自作好诗书,宁须位侯伯”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地位的淡漠。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