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兰蹊不碍凉,虚亭憩坐敞秋光。
远山似揖近山拱,枫叶初丹槲叶黄。
西北诸峰倚天近,东南一水入瀛长。
年年旧句邻新句,徒曰忘言那易忘。
策马兰蹊不碍凉,虚亭憩坐敞秋光。
远山似揖近山拱,枫叶初丹槲叶黄。
西北诸峰倚天近,东南一水入瀛长。
年年旧句邻新句,徒曰忘言那易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四面云山亭子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联“策马兰蹊不碍凉,虚亭憩坐敞秋光”以动态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策马行于幽兰小径,虽行进却未感炎热,随后在空旷的亭中休息,秋日的光线洒满四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
颔联“远山似揖近山拱,枫叶初丹槲叶黄”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的山峦仿佛在向近处的山峦行礼致敬,近山则环绕相拥,枫叶刚刚变红,槲树的叶子也呈现出金黄色,色彩斑斓,展现出秋天特有的美丽景象。
颈联“西北诸峰倚天近,东南一水入瀛长”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西北的群峰似乎紧贴着天空,显得格外高耸,东南方向的一条河流蜿蜒流入远方,象征着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
尾联“年年旧句邻新句,徒曰忘言那易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思考。每年在此亭上所作的诗句,既有旧年的回忆,也有新年的感悟,尽管诗人试图用“忘言”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但这些记忆却是难以轻易忘怀的,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山林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深刻情感体验,展现了清代帝王弘历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