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飞花似雪飘,惟馀刺竹伴无聊。
蓦逢一树河西柳,远胜隋堤千万条。
不见飞花似雪飘,惟馀刺竹伴无聊。
蓦逢一树河西柳,远胜隋堤千万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学署中的岑寂与无聊时,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渴望与追寻。首句“不见飞花似雪飘”,以“飞花”比喻落花,用“雪飘”形容其轻盈飘逸,却未见此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失落。接着,“惟馀刺竹伴无聊”一句,点明了学署环境的单调与孤寂,只有刺竹相伴,更显出内心的空虚。
转折之处,“蓦逢一树河西柳,远胜隋堤千万条”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在不经意间,诗人遇到了一棵河西的柳树,这棵树的美远远超过了他所熟知的隋堤上的千万条柳树。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河西柳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新发现的惊喜与满足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从孤独与无聊中寻找到一丝慰藉的过程,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
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
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策名曾未几,奋迅出埃尘。
陋巷潜心久,亨衢得意新。
君恩方责报,民业近多贫。
莫学悠悠者,谋身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