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
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
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
衡门终岁在,车马绝相侵。
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
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
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
衡门终岁在,车马绝相侵。
这首诗名为《苔》,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圆。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和深沉。"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的喜爱,环境的苍茫和寂静为他的吟咏提供了理想的背景。
"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台阶上的苔藓湿润,以及峭壁上秋意渐浓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的静谧感。"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通过苔藓的色彩和形态,暗示了动物活动的痕迹以及树木深处的隐蔽,增添了神秘和静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衡门终岁在,车马绝相侵",写出了诗人居住的简陋门户常年安宁,没有世俗的纷扰,车马声都难以侵扰这份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苔藓的生长环境,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惹江东、季鹰归去,只三泖五湖路。
年年惯做秋风伴,碧缕愁牵烟雾。愁何莫。
君不见、霜摧菰米莲房露。留伊少住。
恰鲈脍方残,霜柑又好,一样系情处。
堪惊也,惟有波漂蘋末。那禁几番风雨。
还从碧涧忆莼羹,脂滑晶莹无数。休回顾。
君不见、芦花瑟瑟迷寒渚。犹闻人语。
问食品厨娘,银丝冰缕,应为尔添箸。
新词歌禁苑,香名廿载,汉宫传早。
出守前溪,白苧春衫萦绕。
记得风流刺史,侧帽影、杯衔清沼。拂袖好。
樊川梦短,黄鹂声巧。
枉是鼓铗吹竽,却盼煞吴均,难追欢笑。
炀帝宅荒,五湖里、乘烟棹。
肠断参军一赋,鬓丝漾、心情未老。春雁杳。
几时拾君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