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陈伯恭三首·其三》
《寿陈伯恭三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南华读罢恣高眠,山院閒来亦学禅。

会当携策干时去,世上人疑葛稚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是对于生活的独特态度和追求。他阅读了《南华经》,这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道家经典,之后便沉浸在高枕无忧的睡眠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他选择在山间静谧的院落里,学习禅宗的智慧,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诗中的“会当携策干时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有所期待,或许他心中怀揣着改变世事的愿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带着智慧与决心,踏入尘世,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这里的“干时”可以理解为追求时机,把握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世上人疑葛稚川”,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有着与古代隐士葛洪相似的追求——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医学家,以炼丹术著称,后世常将他视为修仙成道的典范。通过这句话,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葛洪的敬仰,也暗含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释函是作为一位僧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修行和未来的思考与憧憬,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和超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山居三首·其三

雨湿茅茨暗,日长天气温。

心閒忘物累,足懒出柴门。

风静收云脚,山高露月痕。

儿童展编简,灯火又黄昏。

(0)

和乡侯灯夕六首·其一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市,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

(0)

醉笔

无复戴花能起舞,有时逢曲尚流涎。

年龄绛县老人长,交友青州从事贤。

司业送钱真爱我,侍郎取榼亦欣然。

吾诗浅易聊陶写,不似渊明述酒篇。

(0)

答陈琯修职

陈氏源流远,吾犹及纪群。

昔惟知伯氏,今又识郎君。

后学尊师友,先贤贱艺文。

沧洲书册在,努力缉前闻。

(0)

送赴省诸友.徐懋功

小陆词章海内传,名场久盍著先鞭。

惯看馀子瓦枢坏,太息斯人铁砚穿。

畴昔熏香过半世,即今拾芥已中年。

病翁拟拭昏花眼,快向茅檐读奏篇。

(0)

有感

我与昔贤生异世,昼思夜梦两微茫。

掉头堕雾入东海,被发乘风下大荒。

仙伯已寻丹灶地,武皇亦返白云乡。

惟应诗卷留天地,宝气虽埋斗有光。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