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坼金泥不满杯,明知不自酒泉来。
后房綵女弓鞋窄,持得金莲案上开。
旋坼金泥不满杯,明知不自酒泉来。
后房綵女弓鞋窄,持得金莲案上开。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王洋的《以酒饷谹父蒙以绝句为谢因次韵并叙送行之意时欲往吴中二首(其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复杂的心境。
“旋坼金泥不满杯”,这里的“金泥”指的是美酒,而“旋坼”则形容酒的流动和甘美。诗人通过这个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既有所追求又不强求完美的心态。
接下来的“明知不自酒泉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认知。他明白有些东西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就如同自然界中的泉水,无法人为地去改变它的流向。这里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既有对生活的理解,也有对未来的顺其自然。
“后房綵女弓鞋窄”,“后房”指的是内室,即女子所居之处;“綵女”则是指织布的女子,这里暗示了一位在家中辛勤工作的女性形象。诗中的“弓鞋窄”则形容了这位女子穿着的弓鞋紧窄,可能寓意着她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局促。
最后一句“持得金莲案上开”,这里的“金莲”指的是荷花,而“案上开”则是说荷花被放在桌子上欣赏。这个意象既美丽又不无寓意,它可能代表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远行者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内室女子和金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水边篱落独横枝,苒苒风烟岑寂。
踏雪寻芳村路永,竹屋西头遥识。
蕙草香销,小桃红未,醉眼惊春色。
罗浮何处,断肠无限陈迹。
憔悴素脸朱唇,天寒日暮,倚琅玕无力。
岁晚天涯驿使远,难寄江南消息。
自笑平生,怜清惜淡,故国曾亲植。
百花虽好,问还有恁标格。
采桑子,采桑子。
朝去采桑日已曙,暮去采桑云欲雨。
桑叶郁茂寒露眉,桑枝屈曲勾破衣。
大妇年年忧蚕饥,小妇忙忙催叶归。
东邻女,对西乡,道蚕眠起较迟早。
已觉官吏促早缲,新丝二月已卖了。
卖了新丝更栽桑,桑栽还似去年长,岂知城中花囿花压墙。
朱楼旭日映红妆,不识桑树有罗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