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风光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切和内心的忧虑。
"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两句,勾勒出一个多风暴的天气背景,南纪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名,这里的风涛壮表明天气动荡不安,阴晴难以预料,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进一步描写了这种自然界的动荡与混沌,江水如同活物般穿梭在山间,彰显出大自然的无尽变化。
"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则转向建筑物和广阔天空的描绘,层阁可能是指某种高耸的建筑,而雷殷则给人一种震撼感,水面上的文饰或许隐喻着诗人的心绪。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牵挂与期盼,希望风雨能够洗净战场上的尘埃和污秽,铜柱可能是某种建筑物或兵器的象征,而波军则直接指向战争中的部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期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人知丑妇丑,不知丑妇妍。
丑妇安乎丑,妇德或可全。
荆钗与布裙,常坐纺织边。
妍妇巧于人,玉貌长娟娟。
妩媚及依阿,万态随方圆。
丑者妍之实,妍者丑之端。
丑者妍之德,妍者丑之贼。
人皆恶其丑,我以丑为则。
人皆爱其妍,我以妍为惑。
丁宁丑妇人,莫效妍妇颦。
欲保丑妇德,莫学妍妇色。
人鉴不可欺,妍丑自明白。
千崖滴翠。正秋高时候。橙黄橘绿又重九。
有蓬壶仙子、赤鲤来游,风云会,施展经纶妙手。
去年称寿处,北斗天浆,今夜天浆挹南斗。
听笙箫云里奏,月满琼楼,瑶台上、拥出嫦娥观酒。
待脚踏层云倒天河,尽倾向霞觞,与君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