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
数宵黄閤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
顾我岂能誇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
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攲郑谷傍。
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
数宵黄閤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
顾我岂能誇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
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攲郑谷傍。
这首宋诗是魏野对友人孙舍人重游陕西之地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二陕重过一纪强”描绘了孙舍人时隔多年再次经过陕西的情景,一个“强”字暗示了岁月流转之快,十年光阴已逝。次句“麻衣已变椹袍光”通过衣物的变化,形象地展示了人物身份的变迁,麻衣换成华丽的椹袍,暗指孙舍人地位的提升。
第三句“数宵黄閤延三字”,“黄閤”代指朝廷,暗示孙舍人在朝廷中受到重视,而“延三字”则可能是指接见或赐予封号,表达了对孙舍人仕途得意的赞赏。第四句“几处青楼认五郎”中的“五郎”可能是孙舍人的别称,他在青楼旧地被人认出,反映出昔日风流生活的痕迹。
第五、六句“顾我岂能誇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无法像孙舍人那样在官场得意,但也无须感叹失去权势,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最后一句“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攲郑谷傍”,“大龙头丧”暗指国家或朝廷的重大变故,诗人与孙舍人都为此感到哀伤;“吏隐亭攲郑谷傍”则以景结情,描述了吏隐亭的孤寂,寓含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重游陕下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仕途成就的羡慕和对自己淡泊态度的坚守。
十年同舍今华颠,印山满眼囊无钱。
每看图画辄心醉,自笑说食流饥涎。
世间范李真幻士,断取妙喜移山川。
朝来问疾方丈室,但怪衡霍罗窗轩。
飘风急雨暗四泽,转看锦翠开云烟。
崔嵬磊块冻相倚,恍然雪塞蓝田关。
是中大有结茅地,指点三径依林泉。
世人无乃笑痴绝,心境二妄交相缠。
安知三万师子座,同此幻力无中边。
衢山小江新悟幻,落笔欲追祈与虔。
愿从公借此妙景,已具东绢和丹铅。
照中写照供幻观,聊自慰藉销穷年。
千岩万壑纳环堵,更令一拂松风弦。
细字忽难读,松窗失朝晖。
开帘视天宇,屯云凝如黳。
霏微乍喷洒,翕忽看淋漓。
斯须建百川,中庭即方池。
秋雷亦动地,势汹万鼓鼙。
虚檐忽无声,苍狗变白衣。
飘摇露穹碧,凉飙洗蒸炊。
雨师真解事,作止适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