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来何处有莺鸣,寒碧山中正五更。
遥想高人思我处,霜华月色半窗明。
觉来何处有莺鸣,寒碧山中正五更。
遥想高人思我处,霜华月色半窗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觉来何处有莺鸣”以清晨鸟鸣的意象开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引出了诗人的觉醒与反思。接着,“寒碧山中正五更”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静谧的山间夜景之中,五更时分的寒意与山色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后两句“遥想高人思我处,霜华月色半窗明”,则转向了对远方友人的想象与思念。诗人想象着在遥远的地方,那位高人正在思念自己,而此时的他,面对的是霜华覆盖、月光洒满的窗前景色。这种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芦花如雪枫叶丹,石崖细菊花班班。
渔翁收钓烟水寒,栖乌哑哑啼夜阑。
篙师清晨理轻楫,手把黄芦扫霜叶。
白头老父一何忙,两胫崎岖趁朝涉。
岸头孀妇啼呜呜,儿犹在乳家无夫。
江南地冰最宜麦,纵有耒耜谁人扶。
闻道如今一阳复,贺使纷纷相继躅。
彼苍回斡四海清,大地春和吾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