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
《新秋》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双星方卜夜,载宿已交秋。

未觉炎凉改,先为草木忧。

雁来催燕去,火老让金柔。

阮籍知何事,江东尚滞留。

(0)
注释
双星:指两颗相邻的星星。
卜夜:观测星象以占卜吉凶。
交秋:秋季开始。
炎凉:炎热与寒冷。
草木:泛指植物。
雁来:大雁南飞。
燕去:燕子离开。
火老:农作物成熟或天气转凉。
金柔:成熟的稻谷。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放达不羁著称。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概念,这里指代阮籍所在的地域。
翻译
两颗星星刚刚开始照亮夜晚,秋天已经悄悄来临。
还没感觉到季节变换的凉意,就已经为草木的凋零而忧虑。
大雁南飞催促燕子离去,火候老去,金黄的稻谷显得更加柔软。
阮籍究竟为何事,至今仍滞留在江东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景象与心境的图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双星方卜夜”一句,以星象的变化作为季节更迭的标志,暗示时间在不经意间流转,秋夜已至。接着,“载宿已交秋”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转换,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预示着诗人内心对于秋天到来的感受。

“未觉炎凉改,先为草木忧”则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怀,他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以及对草木生长周期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一种超越常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心境。这里,“未觉炎凉改”表达了一种尚未完全体验到秋天气候变化的情形,而“先为草木忧”则是诗人对于草木随季节而凋零的同情。

“雁来催燕去,火老让金柔”两句,则通过对鸟类迁徙和金属质感的描写,强化了秋天到来的氛围。雁(大雁)南飞象征着寒冷气候的到来,而燕子则是夏日常见的鸟类,它们的离去标志着季节更替。火老让金柔,则可能指的是金属随时间长久使用而失去了原有的锐利,暗示着时间流逝带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磨损。

“阮籍知何事,江东尚滞留”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阮籍,以此作为诗人自己情感的投射。阮籍是西晋时期的人,他以饮酒而闻名,这里提及他或许是在借古喻今,表达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者无奈。江东尚滞留,则可能暗示着诗人面对现实环境的困顿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历史人物的引入,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独特的秋诗。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风云交作戏题

云脚如龙爪,空中挟雨来。

何关风伯事,欲到却吹回。

(0)

午坐戏咏

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

午窗坐稳摩痴腹,始觉龟堂白日长。

(0)

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数而诗为首谓之嘲咏风月既还山遂以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二首·其一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放逐尚非馀子比,清风明月入台评。

(0)

书怀

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

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

(0)

和奚宰春风楼即事

恍然楹桷架虚空,意象经营九仞功。

三载笑谈杯酒里,一时人物画图中。

金兰托契从今始,玉烛迎和与众同。

却笑楚台雕篆客,强生分别诧雄风。

(0)

赠游士艾介翁

三江怀故国,七泽吊孤臣。

有客诗招隐,何心赋问钧。

明时无弃士,晚节少全人。

游子归何日,农工已及春。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