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游士艾介翁》
《赠游士艾介翁》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三江怀故国,七泽吊孤臣。

有客诗招隐,何心赋问钧。

明时无弃士,晚节少全人。

游子归何日,农工已及春。

(0)
翻译
怀念三江故土,悼念七泽孤独的臣子。
有客人以诗召唤我归隐,我却无心去写那询问命运的诗篇。
在清明的时代,没有被遗弃的贤士,但晚年能保全名声的人很少。
游子何时才能回归,春天已经到来,农夫和工匠们已经开始忙碌了。
注释
三江:泛指长江、黄河、珠江等三条大河。
故国:故乡或祖国。
七泽:古代传说中的七个湖泊。
孤臣:孤独的臣子,可能指失意或被贬之人。
招隐:召唤隐居生活,指隐逸的生活方式。
问钧:询问命运,古人常用‘钧’来比喻命运。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弃士:被抛弃的贤士。
全人:保全名声、品德完整的人。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农工:农夫和工匠。
及春:到春天来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赠游士艾介翁》。诗人以三江和七泽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游士艾介翁的孤独境遇的同情。他借用“招隐”和“问钧”的典故,暗示艾介翁虽然才华出众,但在明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感叹贤才在乱世中往往难以得到保全。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时局艰难,但仍希望艾介翁能在晚年找到一丝安慰,因为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最后,诗人以游子何时能归乡的问题收束,表达了对艾介翁早日结束漂泊,回归田园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人才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观潮

倏见江头万鼓催,更闻脚底一声雷。

怒涛直欲浮天去,急浪犹能带雨来。

岂但皇都誇伟观,要令区宇绝纤埃。

灵胥勇志嗟何在,共吊江山付此杯。

(0)

宿参寥房

乡国秋行暮,房栊日已暝。

惊风多犯竹,破月不藏星。

钩箔檐花动,抄书烛烬零。

非关相见喜,自是眼长青。

(0)

渔家傲·其七

罨画溪边停彩舫。仙娥绣被呈新样。

飒飒风声来一饷。愁四望。残红片片随波浪。

琼脸丽人青步障。风牵一袖低相向。

应有锦鳞闲倚傍。秋水上。时时绿柄轻摇扬。

(0)

九月八日游涡

黄花夹径疑无路,红叶临流巧胜春。

前去重阳犹一日,不辞倾尽蚁醪醇。

(0)

武陵春·其一

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

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消愁。

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

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

(0)

更漏子·其二

柳间眠,花里醉,不惜绣裙铺地。

钗燕重,鬓蝉轻,一双梅子青。

粉笺书,罗袖泪,还有可怜新意。

遮闷绿,掩羞红,晚来团扇风。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