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甫负耿介,往往排群好。
楚咻非所顾,齐风乃同调。
续缗媚沈川,夜光为之耀。
累柯刈宿楚,山骨露幽峭。
有向必当心,寻源乃深造。
是时西曹彦,苦李在周道。
所以获自全,闽天舒清啸。
德甫负耿介,往往排群好。
楚咻非所顾,齐风乃同调。
续缗媚沈川,夜光为之耀。
累柯刈宿楚,山骨露幽峭。
有向必当心,寻源乃深造。
是时西曹彦,苦李在周道。
所以获自全,闽天舒清啸。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后五子篇(其一)》。诗中,诗人以南昌人余曰德为对象,赞扬其具有耿直的性格,不随波逐流,即使面临楚地的诋毁和齐国的世俗影响,也能坚守自我。他如同续接细线般紧密连接着沈川(可能指深沉的河流或人心),其光芒如同夜明珠一般照亮黑暗。诗人还描绘了余曰德坚韧不拔的形象,如修剪树木般清除障碍,展现出山石般的刚毅与峻峭。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西曹彦(可能指某位官员或朋友)身处困境,而余曰德则如同清啸的闽天,给困境中的彦带来希望和解脱。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赞美了余曰德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困境中坚持原则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