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折仲古枢密韵寄题耒阳曹钦臣彦若藏书室》
《次折仲古枢密韵寄题耒阳曹钦臣彦若藏书室》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读书清净业,病亦与心违。

简蠹蟫穿字,帙藏蛛织衣。

羡君传七略,何日款重闱。

不惮浮湘去,其如失步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ézhòngshūyùnlěiyángcáoqīnchényànruòcángshūshì
sòng / zhōu

shūqīngjìngbìngxīnwéi

jiǎnyín穿chuānzhìcángzhūzhī

xiànjūnchuánlüèkuǎnzhòngwéi

dànxiāngshīguī

翻译
阅读书籍能净化心灵,疾病也会因心境而改变。
书页被蠹虫蛀蚀,字迹模糊,书卷上蛛网密布如同衣服。
我羡慕你能传承丰富的知识,何时能再次拜访你的居所。
我不怕漂泊湘江,只是担心失去方向无法回归。
注释
读书:阅读书籍。
清净业:净化心灵的工作。
病:疾病。
违:违背,改变。
简蠹蟫:书简上的蛀虫。
穿字:蛀蚀字迹。
帙:书卷。
蛛织衣:蛛网上像衣服一样覆盖。
七略:古代图书分类目录,这里指丰富的学识。
款重闱:拜访尊贵者或学者的住所。
浮湘:湘江上的漂泊。
失步归:失去方向,无法回归。
鉴赏

这首宋诗是周必大所作,题为《次折仲古枢密韵寄题耒阳曹钦臣彦若藏书室》。诗中,诗人以读书为清净之业,表达了对知识的崇尚和对藏书的热爱。然而,疾病却与这种心境相违背,暗示了生活的不如意。他羡慕友人曹钦臣拥有丰富的藏书,希望能有一天亲自造访并深入探讨学问。

诗中的“简蠹蟫穿字”描绘了书籍的古老和破损,而“帙藏蛛织衣”则形象地写出书卷被尘封,蛛网密布的景象,体现了藏书室的静寂和久未启用的状态。诗人期待着能有机会拜访,即使需要像屈原那样渡过湘江,也不怕艰辛,但又担心自己可能失去回归的机会,流露出一种渴望交流和学习的急切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金山

金山南面大河流,河曲盘桓尝素秋。

秋水暮天山月上,清吟独啸夜光毬。

(0)

题傅商翁观松瀑图

山风萧萧昼寂历,长松落落倚绝壁。

紫烟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苍厓石。

山中之人形骨清,幅巾藜杖时独行。

溪回陡绝去无路,坐抚瑶琴摸剑声。

我亦平生慕真赏,十年误落江湖上。

故山萧条久不归,夜雨秋衾梦常往。

人生适意无是非,云林久与幽人期。

九节预裁青竹杖,明朝试拂薜萝衣。

(0)

王晋卿蜀道寒云

蜀道何年辟,猿猱若畏攀。

云依□木静,梵呗禅关閒。

野店市未散,斜傍河梁间。

行人自南北,飞鸟互往还。

鸡鸣遍村落,舟行溜潺潺。

青松纷满目,夕阳并在山。

谁云画图表,徒然见一班。

(0)

与范子择三首·其三

佳菊有芳气,鸣雁忽南征。

故人在海县,重此话平生。

䟤跋黄尘下,乃见玉雪清。

丈夫各有适,贱贵足交情。

(0)

羽林行

银鞍白马鸣玉珂,风花三月燕支坡。

侍中女夫领军事,黄金买断青楼歌。

少年羽林出名字,随从武皇偏得意。

当时事少游幸多,御马御衣尝得赐。

年年春水复秋山,风毛雨血金莲川。

归来宴贺满宫醉,山呼摇动东南天。

明昌太和承平久,北人岁献蒲萄酒。

一声长啸四海空,繁华事往空回首。

悬瓠月落城上墙,天子死不为降王。

羽林零落只君在,白头辛苦趋路旁。

腰无长剑手无鎗,欲语前事涕满裳。

洛阳城下岁垂暮,秋风秋气伤金疮。

龙门流出伊河水,北望临潢八千里。

蔡州新起髑髅台,只合当年抱君死。

君家父兄健如虎,一旦仓皇变为鼠。

锦衣新贵见莫嗤,得时失时今又悲。

(0)

菊枕

东篱采采数枝霜,包裹西风入梦凉。

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床头未觉黄金尽,镜底难教白发长。

几度醉来消不得,卧收清气入诗肠。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