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九日归洛城路游龙门·其二》
《十九日归洛城路游龙门·其二》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无烦物象弄精神,世态何常不喜新。

唯有前墀好风月,清光依旧属闲人。

(0)
翻译
无需费神于外物的变幻,世间常态总是追求新鲜。
只有前院的风月景色不变,清冷的光辉依然属于闲适之人。
注释
物象:外在的事物或景象。
精神:指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追求。
世态:世间的情况或风气。
常:常态,常规。
喜新:喜欢新的事物或变化。
前墀:庭院前面的空地或平台。
好风月:美好的自然景色,如月光、清风。
清光:清澈的月光。
闲人:有闲暇时间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心境悠闲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十九日归洛城路游龙门(其二)》,作者是宋代的邵雍。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心态。首句"无烦物象弄精神",诗人表示无需被外在事物所困扰,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次句"世态何常不喜新"则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们常常追逐新的事物,而诗人对此表现出淡然的态度。

后两句"唯有前墀好风月,清光依旧属闲人"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觉得只有门前的风月景色依然如故,清冷的月光仍然属于那些有闲暇欣赏的人。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以及对纷繁世事的超脱和淡泊。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邵雍的道家思想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闻与公与谦公同榻

文章岂莫柰贫何,佛火凄凉影薜萝。

下榻几人曾不顾,闭门惟雪喜同过。

冻毫呵后争先草,浊酒乾来共和歌。

深夜漫言乡国梦,残毡较泪竟谁多。

(0)

德公约分半榻兼许春来代营茆屋

见我孤贫此念深,把茆无计冷风侵。

夜长许共维摩榻,福薄难消长者金。

枵腹尚能留瓦钵,残躯只合撇空林。

未曾得罪从飘泊,况续馀生直到今。

(0)

过李公寓同锡侯夜话

半间茅屋古皇前,石火烧泉话旧缘。

冷月高悬居士榻,暗风斜吹孝廉船。

挑残灯碗钟来寺,敲罢棋枰雪满天。

共卧片毡拳作枕,布衾如铁夜如年。

(0)

寄与治二首·其二

一卷诗书动甲兵,鸟飞鱼逝海天惊。

许多人士欣同死,费尽精神荷再生。

书寄极边看雁度,影留孤壁共鸡鸣。

想当花发高朋集,独少残僧笑语声。

(0)

初发

马上催行急,欢生复自嗟。

身轻曾似叶,泪落正如麻。

计日边城近,伤心故国赊。

幸馀穿布衲,犹可耐风沙。

(0)

不寐作

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长。

山中无更鼓,长夜益凄凉。

初更剔灯坐,灯花灿光芒。

但愿得好睡,不复望嘉祥。

伏枕当二更,须臾到旧乡。

梦怯王令严,回首何匆忙。

开眼见窗白,疑是日之光。

披衣步前檐,星斗乱交横。

约略三更候,掩扉强依床。

敝絮轻如纸,病骨冷如霜。

展转多呻吟,百计觅睡方。

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难详。

只闻山鬼啸,不闻鸡口张。

盼盼复盼盼,天运岂无常。

同卧皆熟寐,唯予起徬徨。

将恐长如此,万古黑茫茫。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