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阴梦破衫痕碧,残荷冷摇苍翠。
曲曲回廊,閒閒野鹭,不管游人停舣。风窗半启。
占几叠湖山,几分烟水。
垂柳萧疏,宵来渐渐有秋意。
年来游侣散尽,便诗筒酒盏,随分抛弃。
雪阁吹箫,虹桥问月,风景依稀重记。荒凉若此。
又玉笛声中,落红铺地。隔岸归鸦,冷烟飞不起。
花阴梦破衫痕碧,残荷冷摇苍翠。
曲曲回廊,閒閒野鹭,不管游人停舣。风窗半启。
占几叠湖山,几分烟水。
垂柳萧疏,宵来渐渐有秋意。
年来游侣散尽,便诗筒酒盏,随分抛弃。
雪阁吹箫,虹桥问月,风景依稀重记。荒凉若此。
又玉笛声中,落红铺地。隔岸归鸦,冷烟飞不起。
这首《台城路·海山仙馆》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海山仙馆周围的凄美景象。
词的开篇“花阴梦破衫痕碧”,以“梦破”二字点明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花阴下的衣衫在月光下泛出一抹碧绿,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失落。接着“残荷冷摇苍翠”一句,通过残荷在微风中的摇曳,营造出一种冷寂而苍翠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词中所表达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曲曲回廊,閒閒野鹭,不管游人停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回廊蜿蜒曲折,野鹭悠闲自得,似乎对过往的游人无动于衷,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暗含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风窗半启,占几叠湖山,几分烟水”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窗户半开,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湖山和飘渺的烟水,这种景象既壮阔又神秘,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垂柳萧疏,宵来渐渐有秋意”通过垂柳的稀疏和夜幕降临后的秋意,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感伤。
“年来游侣散尽,便诗筒酒盏,随分抛弃”表达了词人因朋友离散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他甚至放弃了曾经喜爱的诗酒生活,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
最后,“雪阁吹箫,虹桥问月,风景依稀重记”通过回忆过去的场景,如在雪阁吹箫、在虹桥下问月,这些画面虽然模糊但依然能勾起词人的记忆,体现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荒凉若此。又玉笛声中,落红铺地”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凄美的景象,在玉笛声中,落花铺满了大地,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描写,也是对词人心境的投射,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隔岸归鸦,冷烟飞不起”以归鸦和冷烟作为结尾,进一步强化了词中的孤独和寂寞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风格,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
此日忽过隙,居人恒鲜欢。
毫毛悉为我,体节欲求完。
大盗窃名爵,小廉舍豆箪。
熊鱼徒两得,利义肯兼安。
马医自不辱,燕技毋容干。
时势苟未至,事功良独难。
萧条白麻履,惨澹青藓冠。
长啸答鸣鹤,北风江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