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削出金芙蓉,青苍万古摩玄穹。
丹砂空绿斗灵寿,七十二候常春风。
金骨仙人秘灵宝,蟠桃花下金光草。
不知寿与天齐倾,但见群真头白早。
君不见十八公封五大夫,根盘琥珀枝珊瑚,与君绘作春山图。
须弥削出金芙蓉,青苍万古摩玄穹。
丹砂空绿斗灵寿,七十二候常春风。
金骨仙人秘灵宝,蟠桃花下金光草。
不知寿与天齐倾,但见群真头白早。
君不见十八公封五大夫,根盘琥珀枝珊瑚,与君绘作春山图。
这首《春山行》由元末明初诗人张宪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行图景。诗中以“须弥削出金芙蓉”开篇,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削出的金芙蓉,形象地展现了山的高峻与金碧辉煌之美。“青苍万古摩玄穹”,进一步描绘了山色的深邃与永恒,仿佛与天空相接,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丹砂空绿斗灵寿,七十二候常春风”,这两句则通过想象中的丹砂与四季常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丹砂在这里象征着长寿与神奇,而七十二候常春风,则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循环不息的生命力。
“金骨仙人秘灵宝,蟠桃花下金光草”,这两句继续深化了神秘与美好的主题,金骨仙人与灵宝、蟠桃花与金光草的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也寓意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知寿与天齐倾,但见群真头白早”,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与短暂之间矛盾的思考。在这样的思考中,诗人似乎找到了某种超越性的理解,即尽管生命有限,但精神的追求可以超越物质的存在,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
最后,“君不见十八公封五大夫,根盘琥珀枝珊瑚,与君绘作春山图”,诗人以十八公(传说中的松树)的形象,将其比作根盘琥珀、枝如珊瑚的奇树,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鼓励人们像这些树木一样,即使面对严寒与挑战,也能保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长安苞苴色动地,汀州太守无一字。
江东斋舫橐压舷,汀州太守无一钱。
太守到郡凡二年,诸吏捧手日高眠。
期对何须更刻木,催科不假施蒲鞭。
丁字溪头映天碧,笔架峰峰如泼墨。
意适聊为始平咏,兴来且着临川屐。
吾宗别驾安丰俦,为言太守饶风流。
君不见嘉万之间两循吏,老友亦号徐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