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脉护石根,擘空是谁凿。
山扃忽为开,风云恣喷薄。
自从泉发源,支流纷交错。
润泽遍郊畴,回纡赴洪壑。
太息恩江水,顿成世混浊。
欲决在山清,泥沙尽洗濯。
庐山瀑长流,大江浪不作。
坐井独观天,慨然兹一勺。
泉脉护石根,擘空是谁凿。
山扃忽为开,风云恣喷薄。
自从泉发源,支流纷交错。
润泽遍郊畴,回纡赴洪壑。
太息恩江水,顿成世混浊。
欲决在山清,泥沙尽洗濯。
庐山瀑长流,大江浪不作。
坐井独观天,慨然兹一勺。
这首诗《白水亹》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句“泉脉护石根,擘空是谁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出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山扃忽为开,风云恣喷薄”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和动态感。
“自从泉发源,支流纷交错”描述了泉水源头的广阔与复杂,如同生命之河的分支,滋养着周围的土地。“润泽遍郊畴,回纡赴洪壑”则表现了泉水的广泛影响,它滋润了田野,汇聚成江河,流向远方。
“太息恩江水,顿成世混浊”一句,诗人借水的清澈与浑浊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不满,感叹美好的事物被污染或破坏。“欲决在山清,泥沙尽洗濯”表达了诗人希望清除污浊,恢复自然与社会的纯净的愿望。
最后,“庐山瀑长流,大江浪不作”通过庐山瀑布的永恒流动与长江波涛的平静,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坐井独观天,慨然兹一勺”则以小见大,通过个人的局限性反思宇宙的广大与人生的渺小,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社会现实的双重关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华发客朱门,文高道又尊。
十分穷不屈,一片气长存。
篱掩湖边宅,坟依郭外村。
二孤弹旧铗,泣感孟尝恩。
忆昔端平初去国,署衔窃喜似坡仙。
衰翁鬓雪年华晚,贤季条冰敕墨鲜。
饮马胡儿来杂沓,犹龙老子去翩跹。
何时剑阁妖氛扫,重炷荒祠一缕烟。
李唐故典存烧尾,皇宋科名从敕头。
月露浓熏仙桂发,天风高送客槎浮。
三场魁匪先贤志,千佛名知几劫脩。
自笑申公垂八十,不能挟册共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