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昆明劫火烧,建牙尽说是嫖姚。
田横有客终浮海,赵尉称臣不射潮。
龙种分符忧尾大,元戎专阃戒兵骄。
个中处置非容易,须藉共和翼圣朝。
一自昆明劫火烧,建牙尽说是嫖姚。
田横有客终浮海,赵尉称臣不射潮。
龙种分符忧尾大,元戎专阃戒兵骄。
个中处置非容易,须藉共和翼圣朝。
此诗《登虔州八境台感赋十首(其八)》由清代诗人顾峵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情境的交织,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民族气节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自昆明劫火烧”,开篇即以昆明池火事为引,暗喻历史上的重大变故,引发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接下来,“建牙尽说是嫖姚”一句,借指将领的任命与权力的分配,暗示了权力中心的变动与领导者的角色。
“田横有客终浮海,赵尉称臣不射潮。”这两句运用了田横和赵括的典故,前者表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后者则体现了对屈服与妥协的批判。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坚守原则与勇于抗争的推崇。
“龙种分符忧尾大,元戎专阃戒兵骄。”这里使用了“龙种”这一象征帝王血脉的词汇,强调了君主与权力的关系,同时也提到了“分符”与“专阃”,反映了权力的分割与集中,以及对军队纪律与将领权威的重视。
最后,“个中处置非容易,须藉共和翼圣朝。”诗人在此提出了治理国家的复杂性,并强调了在维护共和体制下,辅助圣明朝廷的重要性。全诗在历史反思与现实呼吁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政治洞察力与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登虔州八境台感赋十首(其八)》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治理与民族精神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佳作。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
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