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气高秋,鸱夷遗恨,断送山塘七里。
走马吹花,带歌声流水。
酒醒处,付与、黄昏一片镫火,满地飘零钿翠。
步屧人归,总西风憔悴。倦追寻,画舸鱼龙队。
中年近,早办登临泪。不见柳色苏台,换秋烟萧寺。
坠疏钟、月落城乌起。扁舟夜、暗傍蒹葭舣。
莫更向、碎玉阑干,为伤高独倚。
虎气高秋,鸱夷遗恨,断送山塘七里。
走马吹花,带歌声流水。
酒醒处,付与、黄昏一片镫火,满地飘零钿翠。
步屧人归,总西风憔悴。倦追寻,画舸鱼龙队。
中年近,早办登临泪。不见柳色苏台,换秋烟萧寺。
坠疏钟、月落城乌起。扁舟夜、暗傍蒹葭舣。
莫更向、碎玉阑干,为伤高独倚。
这首《拜星月慢》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开篇“虎气高秋,鸱夷遗恨”寓言壮志未酬的悲凉,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遗憾。接下来,“断送山塘七里”描绘了山水间的凄美景色,伴随着“走马吹花,带歌声流水”,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氛围。
“酒醒处,付与、黄昏一片镫火,满地飘零钿翠”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失落,酒醒后的词人面对的是黯淡的灯火和散落的首饰,流露出孤独与哀愁。“步屧人归,总西风憔悴”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落寞心情,西风中的行走显得疲惫而心力交瘁。
“倦追寻,画舸鱼龙队”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而“中年近,早办登临泪”则透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随后,“不见柳色苏台,换秋烟萧寺”以景物的变化暗示人事的变迁,由昔日的繁华转为今日的冷寂。
“坠疏钟、月落城乌起”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凄清,而“扁舟夜、暗傍蒹葭舣”则描绘了词人乘舟漂泊的孤独。最后,“莫更向、碎玉阑干,为伤高独倚”直抒胸臆,词人不愿再触景生情,独自倚栏,表达出深深的孤寂和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