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张运使先垄永慕亭》
《寄题张运使先垄永慕亭》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武夷山色倚天青,中有贤儒谢世荣。

自以高名传积庆,不教黄壤掩清名。

构亭傍垄同虚寝,陟岵无时见孝诚。

宁独显亲由富贵,还能厚德庇群生。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色的描绘,巧妙地引入了对谢世荣这位贤儒的赞美。山色“倚天青”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也象征着谢世荣高尚品德的深远与高洁。诗人通过“自以高名传积庆”,表达了谢世荣以其卓越的名声,为家族带来了长久的荣耀和福祉。

“不教黄壤掩清名”一句,既是对谢世荣人格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永存的寄托。即使在黄土之下,其清白之名依然不被埋没,彰显出其人格的坚贞与不朽。

“构亭傍垄同虚寝”描绘了后人为纪念谢世荣而建造的亭子,它仿佛与墓地相伴,成为他精神的永恒栖息之所。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纪念,更蕴含着对谢世荣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陟岵无时见孝诚”则表达了对谢世荣孝行的颂扬,即使在无法亲自登高望远的时刻,他的孝心与诚意仍然被人们铭记于心。这种超越时空的孝行,是对他品德的又一高度赞扬。

最后,“宁独显亲由富贵,还能厚德庇群生”总结了谢世荣的人生价值。他不仅通过富贵显耀父母,更重要的是,他以深厚的道德修养,惠及了周围的人们。这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使得他的形象更加丰满,精神更加崇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物事迹的叙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意境,既赞美了谢世荣的个人品质,也体现了对道德与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踏著秤锤硬似铁,哑子得梦向谁说。

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

(0)

三生藏

达者性不晦,鍊形重入胎。

一元真璞在,三指旧山来。

流俗见去住,法身无往回。

昔经行道院,香拨一星灰。

(0)

短歌行

忆昨游中林,鸟鸣兰蕙芳。

重来岂云久,草木倏已黄。

乙鸟始辞去,群鸿复南翔。

天道有代谢,人生安得常。

促促不我留,譬如石火光。

红颜日以瘁,玄发日以霜。

载念泉下人,宁不增悲伤。

聆我短歌行,歌短意则长。

(0)

暑夜步月

畏暑不复眠,空阶踏凉月。

冰轮了无翳,明可数毛发。

夜久肝肺清,如咽太古雪。

拟换飞仙人,乘鸾上寥泬。

(0)

梅花

梅如姑射仙,桃李终难并。

雪底暗传香,泉边孤照影。

清声闻丽谯,至味入钟鼎。

爱者虽繁多,知名独和靖。

隐显不同功,因之发深省。

(0)

苕霅歌

昔闻两溪水色异,苕清霅浑犹渭泾。

又闻发源自天目,悬高坠峻如建瓴。

日夜滚滚流不止,尽过白蘋红蓼汀。

流入太湖不复辨,挹之但闻鱼鳖腥。

堪笑人生亦如此,百年汲汲劳其形。

到头富贵亦何用,一卧泉下无由醒。

争似渔翁扁舟独往最脱洒,七十二峰相对长青青。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