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适四方,僚友兄及弟。
所恶薰有莸,气味不相似。
黄鹄来自南,俛首啄禾黍。
意欲摩云霄,石交予与汝。
鸡鹜安用喧,短翼无远举。
宦游适四方,僚友兄及弟。
所恶薰有莸,气味不相似。
黄鹄来自南,俛首啄禾黍。
意欲摩云霄,石交予与汝。
鸡鹜安用喧,短翼无远举。
这段诗文是宋代诗人王炎的《送游尧臣归闽六首》中的第四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宦游适四方,僚友兄及弟。所恶薰有莸,气味不相似。"
开篇即描绘出宦游之人在四处游历,结交兄弟般的朋友。这其中“宦游”一词,表明诗中的“我”是一位仕途上的旅者,而非平民百姓。"僚友兄及弟"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些同行者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两句,“所恶薰有莸,气味不相似”,通过比喻手法,将“莸”草与人的品性作比较,暗示这些朋友虽各有所好,但都非良善之辈。
"黄鹄来自南,俛首啄禾黍。"
这里诗人以黄鹄(一类大型水鸟)自南而来的形象,来比喻友人的到来。"俛首啄禾黍"则描绘出黄鹄低头觅食的情景,用以表达对朋友的期待与欢迎。
"意欲摩云霄,石交予与汝。"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超越世俗、触摸云霄之志,而“石交”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坚固不易动摇的友情,这里的“予”和“汝”都是对朋友的亲昵称呼。
"鸡鹜安用喧,短翼无远举。"
最后两句诗,以鸡鹜(一种小型水鸟)作为比喻,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力有限、难以有所成就者的担忧和叹息。“短翼无远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局限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及朋友们所处境遇的思考和担忧。在这首送别之作中,诗人的情感丰富而细腻,显示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
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
饥馑费囷仓,剽夺惊桴鼓。
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
君来正此时,王事最勤苦。
驱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
穰穰百万家,一一连什伍。
政令当及期,田闾贵安堵。
归乘忽言西,劬劳共谁语。
陌上花,开满陌,金屋美人归未得。
流苏绣帐掩香尘,目断君王片云隔。
九重宴罢移宫烛,歌管声残更漏促。
自临宝榻拂鸾笺,细字斜行写心曲。
陌上花,开满枝,掌中美人知不知。
翠眉蝉鬓今何似,趁取花时缓缓归。
书中未尽叮咛意,更遣青鸾口传语。
陌上花,年年好。掌中人,年年老。
春光烂漫不归来,转眼残红满芳草。
一封书,千万嘱。油壁车,黄金犊。花边待,花底宿。
缓缓归,莫愆期。
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
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
我亦倦游者,君恩系疏慵。
欲留耿介士,伴我衰迟踪。
吏课升斗积,崎岖等铅舂。
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钟。
结发空百战,市人看先封。
谁能搔白首,抱关望夕烽。
子意谅已成,我言宁复从。
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
我田荆溪上,伏腊亦粗供。
怀哉江南路,会作林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