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登高台,驰目穷千里。
众星灿云间,经纬谁能理。
神哉玉衡运,天枢无终始。
上有琼瑶宫,紫皇日端委。
我欲乘飞鸾,衔书碧云里。
声殷途逾遐,心长情何已。
怀中五色石,相见徒磊磊。
日夕登高台,驰目穷千里。
众星灿云间,经纬谁能理。
神哉玉衡运,天枢无终始。
上有琼瑶宫,紫皇日端委。
我欲乘飞鸾,衔书碧云里。
声殷途逾遐,心长情何已。
怀中五色石,相见徒磊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龙所作的《杂诗四首》之一,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首句“日夕登高台,驰目穷千里”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高台,极目远眺,试图穷尽千里之景的壮阔画面。接着,“众星灿云间,经纬谁能理”一句,将目光转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云间闪烁,而这些星辰之间的关系,如同经纬线一般复杂,难以理清,隐喻着宇宙的深邃与神秘。
“神哉玉衡运,天枢无终始”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思考,玉衡星的运转,天枢星的永恒存在,都体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不朽。接下来,“上有琼瑶宫,紫皇日端委”则想象了一个位于天空之上的琼瑶宫殿,紫皇(可能指天帝)端坐其中,象征着权力与秩序。
最后,“我欲乘飞鸾,衔书碧云里”表达了诗人渴望飞翔于云端,传递信息的愿望,既是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也是对知识传播的渴望。“声殷途逾遐,心长情何已”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绵延不绝。“怀中五色石,相见徒磊磊”以五色石比喻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虽然心中充满希望,但现实却往往让人感到无力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权力、自由、理想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