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逍遥咏·其六》
《逍遥咏·其六》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一法归千法,真如即是真。

迷情终不见,达了悟知因。

海纳分他境,心平故可亲。

但明修鍊路,善业尽随身。

(0)
注释
一法:指所有法门或原则。
千法:众多不同的法则或方法。
真:真理。
即是:就是。
迷情:沉迷于情感。
终:最终。
见:看见,理解。
达了:达到领悟。
悟知:领悟知晓。
因:原因或道理。
海纳:大海能包容。
分他境:接纳其他境界或事物。
心平:心境平和。
故:所以。
可亲:可以亲近。
但:只。
明:明白。
修鍊路:修行的道路。
善业:善行或功德。
尽随身:都伴随在身边。
翻译
一切法归于千法,真理就是真理的本质。
沉迷情感终究无法看见真相,一旦领悟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大海能包容万物,心若平静自然亲近他人。
只要明白修行的道路,所有的善行都会跟随自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六)。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禅理的理解。

“一法归千法,真如即是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中“一心不乱”的境界的追求。这里的“一法”指的是达到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纷争的一种修行方法,而“千法”则象征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迷障。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要回归到本真的、清净的心灵状态。

接着,“迷情终不见,达了悟知因。”这里的“迷情”指的是世间的种种迷惑和欲望,而“终不见”则意味着作者已经超越这些俗世的情感。后半句中的“达了悟知因”表明诗人对于一切现象的本质有了透彻的理解,达到了禅宗所说的“顿悟”境界。

再下来,“海纳分他境,心平故可亲。”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灵状态。这里的“海纳”喻指广阔无边的心胸,而“分他境”则是说能够包容万象,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界限的境界。“心平故可亲”表达了当内心平和时,与人相处自然也会变得温和谦逊。

最后,“但明修鍊路,善业尽随身。”这里强调的是要清晰地修行自己的心灵道路,即通过禅定等方式来净化心灵。“善业”指的是积极向上的行为,而“尽随身”则意味着这些善良的行为将伴随自己无论走到哪里。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在修为的追求,通过对禅理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春日苦雨

桃花开时苦多雨,花似啼妆悄无语。

桃花谢时雨更多,奈此轻红委地何。

明年花似今年好,明年人胜今年老。

是谁留得长少年,对此不须空懊恼。

双飞燕子营新巢,舍后舍前秾绿交。

长须但为酿曲米,春色尚馀红药梢。

(0)

鸣水洞辞

艾之西兮汨之原,山石划断兮穹巅而崭岩。

瀑流下注兮,其上绝而为亹。

有蛟有龙兮,伏而不怒。雷鸣崖下兮,穷年风雨。

谁斧凿此云根兮,遗予以罍洗。

松有樛枝兮,屋之深深。苔藓斑斓兮,织缋以为茵。

觞酒于上兮听潺湲。

西峰衔日半规兮,徘徊犹未忍旋。

予欲縆朱丝兮,节清音而度曲。

招玄鹤使舞兮,醉予醽醁。

有玉韫椟兮幽人之轴,秋兰之佩兮芙蓉之服。

瘦石寒泉兮矢其弗告,四墉无隙兮巘崿青青。

白云漠漠兮截洞口以为扃,轮鞅莫来兮无伤我清。

不执券而兼并兮莫予与争。

(0)

念往·其三

半生共飘泊,所至无定居。

晚有一区宅,乃以丧来归。

乐少辛苦多,呜呼止于斯。

临没尚了了,儆戒皆可书。

子言不可忘,我意当何如。

(0)

用元韵答李郎中·其三

地近觚棱云气间,蕊珠宫殿压青山。

云根尽处天风急,疑是人间有广寒。

(0)

蒲圻道中遇雪二首·其二

天惨云垂地,风寒雪塞涂。

骤看花满眼,己觉粟生肤。

冷屋无鸣漏,冰枝有立乌。

马寒如猬缩,行役厌驰驱。

(0)

送谢庭玉二首·其二

话旧情非浅,遄归意谓何。

杜门元简出,命驾特相过。

黄鹄仙翁逝,青衿子姓多。

属渠勤肄业,岁月易蹉跎。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