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寒岩》
《宿寒岩》全文
元 / 博尔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朝发赤城山,暮抵寒岩宿。

飞瀑洒长松,清风动修竹。

人行古径苔,僧住悬崖屋。

寒松在何许,白鹤满苍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赤城山出发,于傍晚时分抵达寒岩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朝发赤城山,暮抵寒岩宿。” 开篇即以时间点明行程,早晨启程,夜晚到达,简洁而富有动态感。赤城山与寒岩作为地点的象征,暗示了旅途的变换与探索的意味。

“飞瀑洒长松,清风动修竹。” 描绘了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象。飞瀑倾泻而下,滋润着长松;清风拂过,竹林随之摇曳生姿。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与欣赏。

“人行古径苔,僧住悬崖屋。” 转而描写人与环境的互动。古径上布满了青苔,见证了岁月的痕迹;而僧人居住在悬崖之上的小屋中,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一对比,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

“寒松在何许,白鹤满苍麓。” 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更深远之处。寒松的所在成了未知,而白鹤则在苍茫的山麓间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这种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为整首诗增添了哲学的深度和诗意的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博尔苏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曾梦良惠然见存出口字诗十有七篇偶摭所遗成三篇纪谢·其三

居然埋照向穷山,谁识龙媒伏帝闲。

意气虽吞云梦泽,功名未羡玉门关。

身常静退缘知止,心不倾邪畏好还。

但恐搢绅公论在,招延行见觐威颜。

(0)

戏书

木彊与世异酸咸,扫洒真祠屡入衔。

新格似闻惟半俸,旧官那计是常参。

茶炉僧钵随时用,手板朝衫竟月缄。

赖有班书贫可贴,且谋蒲笋慰饥馋。

(0)

次韵何总管等慈寺诗二首·其一

寺门修竹映长楸,景似江村事事幽。

山叠青螺云绕屋,月升紫磨水明楼。

梦中他日应知路,天上从今与寄愁。

竞病将军功已就,却将高兴赋沧州。

(0)

再和三首·其二

野步自锄芦菔,轻尘试煮桄榔。

坐喜青刍入眼,不须紫笋搜肠。

(0)

走笔追记十二月九日潭头之游

三益得岂易,一游营亦难。

地偏如避俗,春早自排寒。

霖潦逢初霁,年华念欲单。

支筇卜遐眺,挈榼展清欢。

茶坞千家密,梅林十里宽。

幽寻穷窈窕,危陟遍巑岏。

有地堪肥遁,幽人卜考槃。

后前罗峻岭,左右绕惊澜。

西望双藤老,南瞻巨石盘。

千章丛古木,九畹秀崇兰。

手板看苍翠,军持上激湍。

醉乡因蚁酎,水厄为龙团。

晚景云低树,归途雨压冠。

明惊烽火逼,小艇起前滩。

(0)

程良器嘉量解元许为写照作诗求之

虎头千古丹青杰,谁言黠中有痴绝。

手挥五弦真胜诣,颊染三毫更超越。

自言四体媸或妍,顾与妙处无相关。

炯炯双瞳点圆碧,笔下顿觉神明还。

程郎言语妙天下,画复通灵能变化。

扫除俗骨画如诗,摹写天机诗似画。

竹斋溪屿数相从,似蒙儃儃窥尘容。

诋呵众史露拙迹,疑有心画藏胸中。

寒乡鼠目獐头子,葛帔练裙谢龟紫。

幼舆政自丘壑人,试为写传岩石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