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其二》
《再和·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人知。

退閒时有宾留刺,挛痹难为长折枝。

蚓窍声微羞入社,鸦涂札恶懒临池。

僧谈石竺山幽胜,拟执驴鞭挟册随。

(0)
注释
依本:按照。
文章:诗歌。
趁韵诗:依照韵律写诗。
暮年:晚年。
深:深深。
不愿:不希望。
人知:被人知道。
退閒:退隐。
时有:时常有。
宾留刺:宾客留下名片。
挛痹:肢体残疾。
难为:难以做到。
长折枝:长时间接待客人。
蚓窍:蚯蚓洞穴。
声微:声音微弱。
羞入社:羞于参与社交。
鸦涂札:写字。
恶懒临池:厌恶而懒得提笔蘸墨。
僧谈:僧侣谈论。
石竺山:石竺山。
幽胜:幽静美景。
拟:打算。
执驴鞭:拿着驴鞭。
挟册随:带着书册跟随。
翻译
我趁着这个韵律写诗,到了晚年更希望无人知晓。
在退隐的日子里,常有宾客来访留名帖,但身体残疾使我难以长时间接待他们。
蚯蚓洞穴里的声音虽小,我也羞于参加社交活动,写字都懒得提笔蘸墨。
僧侣谈论石竺山的幽静美景,我打算拿着驴鞭,带着书册跟随他去探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暮年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情感。他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深藏之处,时而有朋友来访,他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蚓窍声微,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外界的疏离;鸦涂札恶,更显示出他对书写的懒惰和不情愿。

诗人通过僧谈石竺山幽胜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而拟执驴鞭挟册随,则展现了他内心中对于知识探索和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位老年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矛盾心理:既想远离尘世、保持独立,又不愿放弃精神追求和与世间的某种联系。这样的内心挣扎,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复次前韵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禄·其四

老予尚行役,旅棹泛江云。

足迹更南北,时光几至分。

百年丁字误,万事卯杯醺。

先汉功臣辈,惟宜戆少文。

(0)

吾乡朋友比多诗人宜进一步大则文公小亦龙溪可也于汪德载杨复之归赋此意并寄刘元煇黄仲宣

吾乡南渡有儒真,二百年来两绝伦。

继圣乾淳绵道统,代言炎绍冠词臣。

紫阳山可搜遗老,白玉堂堪踵后尘。

□□苕溪渔隐学,单传诗话作诗人。

(0)

过秀州城东

海邑疏囚昔此过,鸣榔未了又渔歌。

重来野色秋如许,似觉人家旧更多。

晴日茅檐横晒布,水田竹架倒扦禾。

吴侬苟且度饥岁,焉得官廉吏不苛。

(0)

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四首·其四

骤见累侯印,遄闻趣相装。

相期终古事,未用暂时香。

清论玉霏麈,高眠雷撼床。

前鱼又堪笑,红袖泣龙阳。

(0)

次韵文蔚约梅上人来访

惭非好客郑当时,猥荷高人不见遗。

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

过从未许泥行数,属和多因险韵迟。

彼此缄縢各收拾,他年开卷两相知。

(0)

再赋倚梅观雪以前诗太哀故

清莫清哉亦壮哉,茅庐何自致琼瑰。

江南胜赏无如雪,天下难题最是梅。

剪水玉蛾能送瑞,司花青帝想怜才。

老臣诗就天颜喜,叩齿当空酹一杯。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