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展琼屏素羽齐,金花翠尾品原低。
飞依王母银台隔,背写边鸾粉本迷。
霄路云裳曾梦举,阆山玉树不双栖。
东南何限徘徊意,未暇哀吟小吏妻。
高展琼屏素羽齐,金花翠尾品原低。
飞依王母银台隔,背写边鸾粉本迷。
霄路云裳曾梦举,阆山玉树不双栖。
东南何限徘徊意,未暇哀吟小吏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白孔雀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孔雀的美丽与神秘。首句“高展琼屏素羽齐”,以“琼屏”比喻孔雀展开的羽毛,如同珍贵的玉屏,而“素羽齐”则强调了羽毛的洁白与整齐,营造出一种高贵而纯净的氛围。
接着,“金花翠尾品原低”,通过“金花”和“翠尾”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孔雀尾部的色彩斑斓,更赋予了其华贵之感。这里的“品原低”可能是指孔雀在自然界的等级地位,或是诗人对孔雀独特魅力的赞叹。
“飞依王母银台隔,背写边鸾粉本迷”,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白孔雀的神秘与不可触及之美。王母银台象征着仙境与神圣,而边鸾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此处“粉本迷”则暗示了白孔雀的形象超越了画作,仿佛是自然界的神迹。
“霄路云裳曾梦举,阆山玉树不双栖”,这两句表达了白孔雀超凡脱俗的特性,它似乎曾在云霄之上飞翔,与仙界相连,而在阆山玉树之间,却选择了孤独地栖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最后,“东南何限徘徊意,未暇哀吟小吏妻”,诗人借白孔雀的徘徊之意,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小吏妻子命运的同情。整首诗通过白孔雀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白孔雀的美丽与神秘,还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
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
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
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阳祠。
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
问我何事来,卢敖结幽期。
蓬山振雄笔,绣服挥清词。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
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愧无海峤作,敢阙河梁诗。
见尔复几朝,俄然告将离。
中流漾彩鹢,列岸丛金羁。
叹息苍梧凤,分栖琼树枝。
清晨各飞去,飘落天南垂。
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
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
诏书下青琐,驷马还吴洲。
束帛仍赐衣,恩波涨沧流。
微禄将及亲,向家非远游。
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适出西掖垣,如到南徐州。
归心望海日,乡梦登江楼。
大江盘金陵,诸山横石头。
枫树隐茅屋,橘林系渔舟。
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
对月京口夕,观涛海门秋。
天子怜谏官,论事不可休。
早来丹墀下,高驾无淹留。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