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
这首词作是唐代诗人齐己的《送李秀才归湘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开篇即点明诗人作为词客,携带文字前去探望患病的朋友,并通过吟咏此次离别之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对“湘湖”的记忆。这里的“湘湖”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诗人与友人的共同回忆和情感联结。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冬天的冷气逐渐消散,河岸边的鸟类开始启程南迁,而春日温煦中,溪山间的小动物们也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温暖。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这里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月光下寻找岳麓山的意境,同时天上的云朵飘逸,仿佛也随着僧人的心绪漂泊至远方的苍梧古道。这两句诗不仅写景,更通过僧人的行动和云的流动,传达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最后两句诗,诗人嘱咐离别的友人回到故乡后,不要忘记山前的那座寺庙,以及曾经居住过的僧房,那里还留有他们共同的回忆和情感。这里的“锁在无”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保存之意,亦是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共同回忆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溪上古藤如许大,不但一株且两个。
苍皮万尺病蛟缠,白骨千寻老龙蜕。
正值新春未作花,斜盘乱结蔓如瓜。
牵黄袅绿蚓不解,走隙穿虚蛇入窠。
圈环纽玦无不有,徽索缠绵纷左右。
低从九地饮黄泉,高入五云吸天酒。
根强五石瓮盘泥,枝联千手佛攀梯。
雾蓊碧油幢盖密,风开翠幌洞门低。
仙人宛矣乘风御,公子遥张青锦驻。
花繁叶簇鳞鬛狞,风雨初来欲飞去。
奇柯忽引上青天,彩绳牢绾堪秋千。
夕阳静照百戏舞,紫丝步障流春烟。
丹霜夜染枫林下,赤虬巧向秋空挂。
我欲据此弹箜篌,人不敢窥山鬼怕。
最爱水边连理树,夜深曾有仙姬遇。
桃花不见武陵津,昔日相逢竟何处。
《孙禹锡溪上双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明·沈明臣】溪上古藤如许大,不但一株且两个。苍皮万尺病蛟缠,白骨千寻老龙蜕。正值新春未作花,斜盘乱结蔓如瓜。牵黄袅绿蚓不解,走隙穿虚蛇入窠。圈环纽玦无不有,徽索缠绵纷左右。低从九地饮黄泉,高入五云吸天酒。根强五石瓮盘泥,枝联千手佛攀梯。雾蓊碧油幢盖密,风开翠幌洞门低。仙人宛矣乘风御,公子遥张青锦驻。花繁叶簇鳞鬛狞,风雨初来欲飞去。奇柯忽引上青天,彩绳牢绾堪秋千。夕阳静照百戏舞,紫丝步障流春烟。丹霜夜染枫林下,赤虬巧向秋空挂。我欲据此弹箜篌,人不敢窥山鬼怕。最爱水边连理树,夜深曾有仙姬遇。桃花不见武陵津,昔日相逢竟何处。
https://shici.929r.com/shici/jAvJY.html
君向严陵去,云移画舫低。
驿程疏雨外,山色大江西。
讼简知花落,官闲听鸟啼。
却忘身是吏,随意坐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