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去舟还秋半时,孤花细草雨霏霏。
怪来诗句无清思,不见沙头双鹤飞。
舟去舟还秋半时,孤花细草雨霏霏。
怪来诗句无清思,不见沙头双鹤飞。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泛舟湖上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舟去舟还秋半时”以动态的舟行勾勒出季节的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流转。接着,“孤花细草雨霏霏”一句,通过“孤花”与“细草”的对比,以及“雨霏霏”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孤独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在雨中静静绽放的花朵,与周围细草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怪来诗句无清思,不见沙头双鹤飞。”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意境。诗人似乎在感慨自己的思绪为何变得不那么清澈,原来是因为没有见到那对在沙滩上自由飞翔的双鹤。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吉祥的象征,此处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怀玉泉,恋仁者,寂灭真心不可见。
空留影塔嵩岩下,宝王四海转千轮。
金昙百粒送分身,山中二月娑罗会。
虚呗遥遥愁思人,我念过去微尘劫。
与子禅门同正法,虽在神仙兰省间。
常持清净莲花叶,来亦好,去亦好。
了观车行马不移,当见菩提离烦恼。
石涧泉虚落,松崖路曲回。
闻君北溪下,想像南山隈。
近念鼎湖别,遥思云嶂陪。
不同奇觏往,空睹斯文来。
岁后寒初变,春前芳未开。
黄蕤袅岸柳,紫萼折村梅。
尽室兹游玩,盈门几乐哉。
嗟留洛阳陌,梦诣建章台。
野失巢由性,朝非元凯才。
布怀钦远迹,幽意日尘埃。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
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
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
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